从小姨家楼上的阳台往后看,一间金黄色的土房子映入眼帘,被夹在两栋楼中间。实属罕见。在这个村子里,我以为土房子已经绝了种!
顾名思义,土房子就是用土砖砌成的房屋。幼年时去小姨家,住的就是这样的土房子,一家挨着一家。格局和我们小时候住的砖瓦房一样,一间堂屋居中,两间偏房在两侧,有一种对称美。不同的是土房子的窗户偏小一些。
广厦千万间的年代,土房子总是给人一种苍桑的感觉。看到这样的房子,就会想到从前。
那个时候,过了汉北河,几乎全是那样的土房子。我至今仍然记得,住在小姨家的土房子里会感到很暖和,不像我家的砖瓦房,北风可以从墙缝里溜进去,能听见呼呼的响声!我在小姨家每次住的时间都不长,后来上学了,去的次数更少了,因此没有太多的记忆!现在再去,已经全是两三层的楼房了,并且很多年轻人都去城里买了房,村子里四处寂静无声,寂静的有些荒凉。如果不是从楼上往后看,我可能不会发现这间土房子了。
旧的事物总会被新时代所淘汰,继而被新的事物所替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属于自然现象。两层小楼替代了土房子,不代表人们的欲望就因此得到了满足。这些年,奔往城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里有的小楼刚建成不久就被弃之不用,大门紧闭。他们在城里买房,专挑楼层高的。或许他们觉得,既然不能在金钱上优于别人,那就在房子高处俯视一切。
是的,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住到城里对于村里人来说就表示着成功,但物质丰富的同时精神却极度匮乏。大部分人过年时还是会回到村里,那种熟悉的年味在城里是寻不到的。
关于房子,我实在没有太多的概念。在我看来,它只是一个供人居住的地方,为人的皮囊提供藏身之所。房子再豪华,也不可能让人一直住到世界末日。因为那样的房子,只有掘墓人才会建造,每一个心脏停止跳动的人都会拥有。
对于活着的人,无论豪宅或是寒舍,功能都差不多,最主要的是看人的心境如何?就像一间土房子,贴上春联,一样可以辞旧迎新;山雨欲来,它一样可以遮风挡雨; 若要附庸风雅,也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孩童可以在这里欢声笑语,老人可以在此处颐养天年。
换一栋大房子,能不能做到这些?是不是就一定能提升幸福感?
但愿这样的土房子,不要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它承载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与信念!
本文刊发于《天门周刊》2019年第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