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清明假期,在家里把《都挺好》追到了最后两集。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说看《都挺好》后面三集直接泪崩了。
今天看完时,也是没能控制住自个儿啊。与其说是最后三集才把苏大强洗白,倒不如说从一开始,苏大强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写照,没有所谓的黑与白,有的只是一个新手老爸在不断地试错中,一步步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
来说一说苏大强吧。
这是一个一开始看的时候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苏老爹,各种作妖、各种自私、不顾子女,但是看到后面,却怎么也恨不起这样一个有个性的老苏。
的确,在苏妈走后,苏大强提出了各种无理取闹的要求,要去美国、要买新房子、要娶保姆、甚至被欺骗后还要去跳河,这种种行为看似无理取闹,其实却很正常。
要求去美国,这应该是人之常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苏明哲失业、苏明成由原先的小两口生活变成了与苏大强一起生活,年轻人与老龄人无论在生活作息还是思想观念上难免有很多碰撞,难免会产生矛盾,难免令我们看起来觉得苏大强很无理取取闹。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与家长相处时也同样会面临这种问题,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都与父母有着差异,有差异就会产生摩擦,有摩擦就会产生矛盾,父母在学习着适应我们,我们也应该学习着以更好地心态引导父母。
要买新房子,不顾明成打明玉进了派出所,不顾明成打了朱丽闹离婚,一个劲地催明哲买房、买家具,看着总是让人觉得怎么会有这样的老爸啊。
但是当明哲说出不够首付的钱时,要卖掉老房子,苏大强还是同意的,如果他真的不理子女的话,他可能会无理取闹说一定要他们自己出钱买,凭什么卖掉我的老宅等。
苏大强虽然作,但是作得还是合情合理。被苏妈压抑了一辈子,苏妈走了,为人处事前后反常很合情理。遇到大事畏畏缩缩、不理不顾、一味逃避的确是他苏大强的作风,但是从来没人教他怎么处理这些事情,遇到这些重大事情,哪一件不是苏妈从中独自决定、独自解决,苏大强从来没有自己去尝试解决这些问题,一直以来只是一味地顺从苏母罢了。在苏妈走后,要求苏大强能够有所担当、能够当家做主,试问一个从来没接触过这些事情的人,又怎么如此轻而易举地承担起如此重大的责任呢。
就像《请回答1988》里面德善的老爸说过:爸爸也是第一次当老爸啊。从来没有人教他父母应该怎么做,他们也是在学习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对于苏大强来说,他一开始认为老聂的说法很对,他们每一个的子女的出生都加重了他的负担,他的前半生都贡献出去了,后半生就应该好好为自己而活,该吃就吃,该花钱就花钱,甚至他都不想把钱留给子女们。就是因为形成了这么一个想法,所以做出来的事情才会那么的无理取闹。
但是身为子女的明玉、明成和明哲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过错,就像苏大强娶保姆所说的,他在保姆身上感受到了苏妈未曾给予的尊重、感受到子女未曾给予的关爱、感受到了他人的肯定。人为什么容易受骗,或许那些是他所缺失的或者所向往的,所以情感蒙蔽了理智,即使被骗也甘之如饴。
到了剧情的结尾部分,当苏大强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后,第一个放不下的竟然是自己的三个孩子,或许是这个时候,他才开始意识到无论之前如何决定不想理他们,但是到最后自己心里始终把他们放在第一位。
苏大强也是一位父亲,会关心明玉的感受,会为了给明玉买习题册,将攒了大半年的钱拿出来买书,即使明成经常啃老,但是当他知道明成没有了房子,失去了工作,还特意偷偷地将钱塞在明成口袋里,最后还把全部的遗产给了明成。
苏大强虽然任性取闹,但是我觉得这才是生活,没有哪位父母一开始都是合格的,他们总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总会接受各种各样的思想,最后在不断地试错中逐渐成为一位合格的父母。但至始至终,他们对我们的心是不会变,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是想要更多地去保护我们、爱护我们、给予我们更多他们所能给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