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周末苏格兰旅行的缘故,第五周的周记没有及时更新。恰好这周一休息,想想还得补上,给自己一个交代。我答应师父要好好学习,答应爸妈好好照顾自己,答应朋友好好游玩,可我发现当身体和思想同时在路上时,还是有些疲倦。我决定cut一下自己的旅游行程,因为我觉得让思想行走,应该会远些吧。
这周的课程主要是口语教学(Teaching Speaking)和阅读教学(Teaching Reading)。口语教学等自己再多研究研究,沉淀沉淀再写,这一次主要感悟阅读教学。诚然,阅读课是国内最为成熟,研究最多也最受重视的英语课型。大型公开课多半是阅读课。阅读理论和阅读活动层出不穷,老师和学生应接不暇。我也在不断尝试新花样,学生热热闹闹的读,我激情澎湃的讲,直到我读到这段话:“The rather curious situation has risen whereby, despite universal acceptance of the view that one becomes a good reader through reading, reading lessons where most time is actually spent on reading (as opposed to discussion, answering questions, etc) are relatively rare. 当我们醉心于开发各种阅读活动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时,我们似乎都忽略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时间哪儿去了?我们用阅读活动抢占学生的阅读时间的做法对吗?可是没有策略引导学生又如何提升阅读能力呢?这似乎是个不好调和的矛盾:学生日益增长的高效阅读的需要和不充分的阅读时间及不平衡的策略指导间的矛盾。(十九大,应个景)
下面我要对比两组问题,第一组是自己在做阅读教学研究时思考的问题,第二组是这周阅读教学课前Ailsa给我们的思考题。第一组问题:1. 阅读教学如何进行文本解读?2. 如何定位教学目标?3. 如何在阅读课上做到信息,语言和思维(批判思维)的动态平衡?4. 如何进行问题和活动设计?5. 课内阅读(intensive reading)与课外阅读(extensive reading)应该是什么关系?第二组问题:1. 你在阅读教学时的典型步骤是什么?2. 每一步骤的目的是什么?3. 你的每个教学步骤如何助推学生成为高效读者(effective readers)?4. 为什么对学生来说成为高效读者很重要?5. 高效读者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6. 阅读教学时我们使用哪些策略?且不说这两组问题哪个更深刻更全面,它们的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第一组问题重理论研究,重教法;第二组问题重实践探索,重学法。所以出发点不同,即使思考同样的问题,答案也注定不同。虽然我感觉我思考的第一组问题从深度和全面性上更胜一筹,但我不得不承认的是第二组问题在解决上面提到的那对矛盾时会更有效,因为它倾向把阅读时间还给学生。看来,我有必要从第二组问题出发,换个角度再好好想一想。首先,我平时惯用的阅读教学步骤有哪些?简单说就是读前warming,读中task和读后discussion。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答案,问题是,这三大步都真实存在在我们常规的阅读教学中吗?我们中多少人因时间因学生能力的限制而cut掉warming和discussion。即使没有,这其中学生的阅读时间和活动各占多少比重?学生回答问题和老师的feedback怎么进行?读中的练习和读后的活动如何承接并助推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这些都不是理论能回答的问题,只有在大量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才能慢慢寻得答案。其次,我们的每个教学步骤是如何助推学生成为高效读者(effective readers)的?这里,我个人更想把“高效读者”换成“批判读者”(critical readers),因为我们最终追求的应该是把学生培养成独立思考,观点鲜明的有灵魂有思想的读者,这不是高效阅读而是批判阅读才能成就的。那么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教学步骤如何促成批判读者的?Ailsa 没有正面给出我们答案,只是引领我们思考讨论。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每个教学步骤和其目的。这恰恰是我们的弱项。很多教学步骤都被想当然地拿来主义,就连目的都被照搬照抄在教案中。这个本应该最耗脑细胞的设计过程却成了老师最少思考的部分。程式化的教学步骤磨平了我们独特的教学想法,磨灭了我们原有的教学热情! 既然教学步骤和目的都程式化,那么培养出mechanic readers而不是critical readers就不足为奇了。只有具有个性化并富有张力的教学步骤设计,同时对每一步的目的了然于胸,才能从学情实际出发,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critical readers。再次,阅读教学的策略有哪些?这应该是老生常谈吧。但掌握所有策略并自如而恰当的运用却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力。
我们先来看看Nancy和Ailsa提供给我们的策略和技能:读前有预测(prediction),激活图示(activating schemata);读中有跳读(skimming),查读(scanning),文章结构提取(text organisation),推测(inference),语篇标记(discourse markers)等;读后有语境猜词(guessing meaning from context),诠释(paraphrasing),文本延伸(responding to the text),拓展阅读(extensive reading)等。学生要想内化这些策略和技能,必须建立在大阅读量的输入和教师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文本设计不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的策略和技能。一次只注重一到两个技能的训练,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急于求成。其实,这些策略和技能的培养无非就是让学生快而准地读懂文章,理清作者思路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学生有母语阅读经验做支撑,很多情况下像预测,跳读,查读,和推测等一些策略都已不必过多训练,只需提点学生注意即可。所以到了高中我们应把更多的有意识的技能训练的时间省下来还给学生自主阅读。没有阅读量的积累何谈阅读策略?所以我认为,多开发适合学生的阅读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研究阅读策略更有价值和意义。最后,什么样的阅读文本才是适合学生的文本?如何开发利用这些文本?这就涉及到了拓展阅读的问题了。我在国内搞过一点实验:英文小说的批注式阅读,并发表了一篇文章,上面有我详细的课程计划和教学设计。最近我也在读一些关于拓展阅读研究的英文著作,希望能获得启发以充实自己的拓展阅读教学。我准备学期末撰写关于这方面的论文,所以这里先不赘述。
希望自己能在慢慢地阅读中寻得灵感,在教学实践的跋涉中悟得阅读教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