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惭愧的坦白,我已经十几年不看书了。除了一套已经发黄的《张爱玲文集》始终在身边成为仅有的寄托外,我懒的看任何的书。
也曾经有过爱看书的时光,不放过任何作者、任何体裁的书,如饥似渴、废寝忘食。
但在工作之后,便再也无法静下心来,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觉得文学作品都是虚构、远离现实的,对我的工作和生活不能带来任何实际的益处,不肯在上面再花费哪怕是些许的时间。头脑象生锈的部件,积了厚厚的灰尘,懒的动一动。看书让我觉得辛苦,不仅是眼睛、也是心情。
忙着加班加点、忙着一切的鸡毛蒜皮,承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现实的世界里,我踉踉跄跄、如履薄冰、千疮百孔、遍体鳞伤、浑浑噩噩,碌碌无为。
所以当有人把“文艺”这顶帽子戴到我头上时,它的份量把我压的要钻到地缝里去。对一个从不看书的现代文盲来说,这是否是一种讽刺和挖苦?
如同每一个节气准确的预知了时令的变化,“四十不惑”的箴言也让我如期的明白了不惑的含义。
突然之间,我想看书,放下一切安静下来,更准确的说是:安静下来才能放下一切。
第一批书到货,经典的、不朽的,我们年年岁岁在变,那些书改了字体、换了封面、变了装帧,但一字一句一标点,从来没有变过,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淀下来,字字珠玑、历久弥新。
拿在手上,厚实、简约、纸张的质感与淡淡的墨香,带来久违了的感觉,温暖而柔韧,是电脑的冰冷和机械不能替代的。
浩如烟海的书籍,是多少前人的才思、性情和呕心沥血,在以往一笔一划手写的年月里,曾经燃尽多少灯盏、磨尽多少笔墨、耗尽多少的尺牍和书笺。
所以我想以往的文人,都擅长书法且惜墨如金绝少废话,不同于现在,文人可能根本不会手写只会打字,为了凑稿费也许要添加不少的罗嗦,注水的不一定是牛肉,也可能是畅销书。
充实一个书柜,比起装满一个衣柜、鞋柜,低廉到微不足道了。
要不是电脑键盘的快捷操作,我想一年下来我也写不了几个字吧。
我要改掉我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的坏习惯。
且读且珍惜、细品细琢磨。
不为颜如玉、不为黄金屋、不为千钟粟。
只为它带来一尺平静的天地,
填满夜阑人静时的寸点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