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说教改变他人观点,效果不好,容易引起逆反心理,导致关系紧张。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图口舌之快,喜欢用言语劝说别人。家里,年复一年,上演妈妈劝哥哥戒烟戒酒,哥哥劝妈妈精简物品、该扔就扔,十年下来,双方谁也没因对方的劝说有一点改变,依然故我。说教成为一种条件反射,见到某人,一旦发现看不惯的行为和习惯,就要说上两句,口口声声为对方着想,实际是满足自己的嘴瘾,说出来,心里才舒服。
管住自己的嘴,说着容易,做起来十分困难。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维护和巩固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有误,会想尽一切办法,影响周围的人与己保持一致。个人行为的一致性和希望他人与自己保持一致,符合心理学里的“一致性”原理,《影响力》专门用一章篇幅讲述人的这个特点。
这种武器就是一种要与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保持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 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在这种压力之下,我们会采取某种行为以证明我们之前所做的决策。 --《影响力》
由此原理,我们有强大的动力,用语言劝说他人改变,与自己保持一致,我们费尽口舌,最终能从劝说获得什么好处?也许部分是表面上“为对方着想”,更多可能是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以获得一致性的心理奖励。然而,我们忘记关键的一点,对方被说服,意味要放弃和否定他以前的观点和想法,违反他的心理一致性,不但得不到奖励,还会受到心理责罚,出于本能保护,被说服对象,不论你说的再有道理,第一反应总是否定。我观察无数次,不论自己和他人,遭遇不同观点时,都会迫不及待在第一时间反驳,捍卫自己的观念,这也是很多人习惯打断别人说话的重要原因。越是影响生存价值的观念,人们反驳的动机越强烈,甚至不惜反目成仇。
生活经历和背景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观点和观念,如果寄希望通过语言抹去不同,通过以上分析,不仅会无功而返,还会影响双方的关系。不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意味着不尊尊他人的生存权利,很可能会遭到强烈反击。从这个角度看,改变他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要说改变他人,由于一致性的原因,改变自己,也是痛苦万分。众人出于自私,宁愿他人吃苦,少有人愿自己受苦,希望他人改变而自己最好不变。
以我的观点,唯一容易改变的人,是青春期以前的孩子,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观念,因而没有保持一致性的压力,大人很容易通过语言和行为,改变他们的方方面面。儿童就像一块可塑的陶瓷泥坯,任由我们改变形状,一旦到青春期,
泥坯烧注成型,几无重塑的可能。
除孩子之外,不要幻想着改变任何人,更不要想着通过语言说服他人,管住自己的嘴,多说无益,沉默是金,雄辩是银!
你能改变的,除了孩子,只有你自己,切忌,切忌!
虽然保持一致在多数情况时候都能起到良好的、甚至是重要的作用, 但我们还是要避免愚蠢地、顽固地保持一致的行为,也就是爱默生所说的那种自动地、不假思索地保持一致的倾向。 --《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