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非常重视阅读,明白阅读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因此他们对阅读越来越重视。
但是对重视的东西我们反而容易形成误区,认为如果看书我就不能工作,或者必须找到一大块专门的时间才能用来阅读。
看书就不能工作,工作就不能看书,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想法。
如果你认识一些商务人士的话,你就会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觉得阅读并不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如果在上班的时候看书会让他们很不自在,尽管他们的上司从来没有说过不允许他们工作的时候读书。
但是他们总是愿意相信老板更愿意他们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看书。
可是,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商业理念,并且保持领先或者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话,难道我们不需要持续保持阅读才能够获得这项优势吗?
而且我们每天大量的时间都被工作、学习、睡眠、杂事占满,有的时候很难再设置出一整块时间专门用来阅读。
不过好在事实是阅读并不需要一整块时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碎片时间阅读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你可以抽出时间来进行时间记录,建立自己一周的时间日志.
具体记录你每天的固定活动,以及每项活动都使用了多长时间。
比如你6:30起床,7:00去上班,那么在你的日志里就应该记录下这段时间你究竟都做了什么,比如起床、洗漱、换衣服,准备早餐以及吃早餐。
当你感觉自己时间完全不够用的时候,做一周这样的记录是非常值得的。
因为一旦你完成了一周记录,你就能够确定自己在一些固定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到底有多少。
比如你需要多少洗漱,多长时间睡觉,准备早餐需要多久,上下班需要多长时间,有了这样一个记录,你就对自己的活动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
回顾日志,那些没有被计算在内的时间是用来阅读的最佳时间,那些被你浪费的时间也是用来阅读的合适时间。
比如看电视,上网浏览手机,你做这些事情的时间越少,看书的时间自然就越多。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那些能完成多项任务的时间,比如上下班途中,等待开会的时候。
你可以随身带本书,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空。
当你不再执着于每天必须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阅读,而是尽可能找时间见缝插针地阅读的时候,你会发现经过不断地积累,用零碎时间阅读所获得的成效远比你想象中要显著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