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儿童阅读指导课程,内容是第二模块的第一部分《经典的童书是什么样子的》,这部分是魏智渊老师的文章,学习笔记和心得如下。
一、听课笔记
经典的童书是什么样子的?
1.凡是能够促进儿童深度成长的书,就是好书。当然“好”是一种感觉,一种价值判断。我们这里所谓的“好”,更多的是从一个成人引导儿童的角度来讲的。
2.郑渊洁的童话不能成为经典,甚至“有毒”。这样的童话助长了儿童的逃避倾向,而不是给予儿童以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力量。
3.《木偶奇遇记》这个故事本质上是属于讽刺小说,而不是经典童书。《木偶奇遇记》最早的成名恰恰不是因为儿童喜欢,而是他本身的讽刺性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在本质上《木偶奇遇记》是预言、是批判性的,而不是建设性的。
4.在经典的童书中,对于主人公不应该是批判性的,这会导致错误的自居。而应该是反思性的。批判性的含义是:你不对,你要改。而反思性的含义则是:你是个好孩子,但你可以变得更好。换句话说,真正的好的童书是接纳加引导或者是反思。
5.能促进儿童人格发育的经典作品应该的特征:
(1)以想象或隐喻的方式,曲折的复现了儿童的成长历程或特定问题。例如,《绿野仙踪》《西游记》《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等。
(2)潜意识里给出儿童解决问题的方式,真正的为儿童指明方向是经典的第二个特征。真正好的经典都是建设性的,是要正面引导,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做,目的是为儿童生活示例标杆。
6.经典童书的意义:它在儿童童年埋下一粒种子,暗中指引儿童去形成一种更为自由的选择,就是不屈服于困难,不屈服于平庸,而应该去形成一种深刻的内在生活和外部追求,或者说我们要像英雄一样生活。
二、学习心得
这部分内容让我对经典童书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打破了我之前对“经典”的认识。以前可能会倾向于选择畅销的书或者课本中推荐的书,并没有对书籍内容本身做更多的思考。
现在我知道了,一本好的童书应该是建设性的,反思性的,可以给予儿童更多的勇气,是一种正向引导,有着积极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