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经过:2021年12月6日,刘学州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寻亲视频,引发广大网友关注。12月14日,在刘学州想要放弃时,事情却迎来了转机。当天下午3点多,刘学州再次询问爷爷奶奶身世,老人才想起有一个本子记录了他的身份信息。找到本子后,刘学州看到自己的真名叫丁晶,还看到了生父的名字丁某(化名)。刘学州说,他通过网络平台搜索,找到了丁某的电话。“爸爸以为是诈骗,之后警察联系上他,才相信我。”刘学州说,他和丁某视频连线,一接通,对方就认出了他,因为刘学州和弟弟长的特别相似。半小时的通话后,刘学州得知,生父生母老家在甘肃,一直在山西大同生活。当初因为家庭情况不好,原本将刘学州寄养在一个家境好的家庭里,没想到被转卖了,他们也挺后悔的。
2021年12月15日晚,负责办理刘学州认亲一事的警官向记者证实,DNA比对已经出来了,丁某应该是刘学州的生父。但因事情还涉及到家庭隐私的问题,不方便多言。
2022年1月16日,刘学州发文称亲生父母受不了网上对他们的谴责,已将自己的微信拉黑,还称两人拿卖他的钱当结婚彩礼。
1月17日,刘学州称已被亲生母亲拉黑,希望得到法律援助。18日中午,刘学州又称决定暂时放弃民事诉讼。18日晚6时,刘学州回应记者称,他已经在石家庄找到房子,打算回归正常的生活学习。当晚,刘学州的父母通过媒体发声。其父表示,刘学州希望父母在河北为他“买一套房子”,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答应刘学州的要求,但表示愿意为刘学州提供学费和生活费,待其大学毕业再考虑买房的事。其母则表示,自己再婚了,前夫也再婚了,刘学州逼着让她离婚,也逼着让生父离婚,还威胁说要房子,“寒心了”。
2022年1月19日凌晨,刘学州发文称,本考虑放弃诉讼,但因亲生父母“颠倒黑白”,决定起诉,要与亲生父母“法庭见”。
2022年1月24日00时02分,刘学州在微博发布一条长文,疑似有轻生举动,在长文中,他自称上学时遭到了校园欺凌,并提到了“男老师猥亵”“找亲生父母要房子”等事,还提及了网络暴力。并在最后诉说了自己心愿:希望警方根据自己留下的证据让亲生父母、人贩子和网暴者得到惩罚。当日凌晨2点过,据新闻援引刘学州舅妈柴某的话称:“刘学州在三亚海边吃了药,在医院紧急抢救”;当日凌晨4点过,刘学州经抢救无效死亡。
刘学州走了,带着怨恨、委屈、痛苦、无助,也带着感恩和善良,告别这人间疾苦。这个15岁的少年身上被贴了很多“标签”,“被二次遗弃的寻亲男孩”、“假笑男孩”、“校园欺凌受害者”……但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给自己短暂一生的定义和标签——还是选择阳光。
一个努力发光的坚强男孩,是的,他已经够坚强了。四岁养父母双亡,在二年级就读了寄宿学校,因为遭遇的家庭变故让他成为了同学口中的“野孩子”,饱受校园霸凌。可他依然怀揣希望,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获得无数荣誉。他曾就读的河北邢台南宫双语学校老师说他懂事、能力强,曾任学生会主席。
寻亲成功后,他以为苦尽甘来与生母相见,还开心的说自己是个幸福的小朋友。但没想到被生母“拉黑”,被生父说是“白眼狼”,因所谓买房一事遭受网络暴力。他曾表示放弃民事诉讼不想制造热度,他说网络暴力太可怕,他只想要好好学习努力完成学业赶紧挣钱。可是因为亲生父母在媒体上颠倒黑白,他终究不堪承受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以死明志。他曾说这一切从他生下来就是无辜的。
他才15岁,他只是渴望有个温暖的家。他做错了什么?我可以包容世人,但世人能有几人包容我?他可能根本想不通现实中这些无冤无仇的陌生人。这些恶毒的心态究竟从何而来?可即使自己遍体鳞伤,他依然把温柔善良留给这个世界。把账户上自己挣了一半的积蓄留给姥姥、姥爷,另一半网友的资助捐给孤儿院。
感谢这一生遇到的好心人,一个生命的离去不是终结,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遗憾、惋惜、悲愤、谴责、更要反思造成悲剧的源头。用真正的公道和正义给逝去的生命与交代,把他拉近这万丈深渊的亲生父母无疑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第一次卖了他、第二次遗弃了他、第三次间接害死了他,是否应该追究他们的拐卖儿童罪和遗弃罪呢?
值得一提的是,遗弃罪不仅仅是自诉案,也属公诉案,受害人为弱势群体,受到严重伤害的由检察院提起公诉,否则可由被害人或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提起自诉。其次对于最后压垮他的恶毒的“网暴”者、还有无良的媒体营销号,可由亲人以侵犯名誉权起诉。而对于文中披露的疑似“猥亵”事件,当地教育局已经介入调查。这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请求,也是社会必须还他的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