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贯穿整个小学六年,教育专家以及一线教师已经总结了太多识字教学的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识字教学方法亦不同!但几乎所有的方法都停留在汉字部件的分解与组合,很少涉及到汉字的构字规律,把汉字的构造规律用于识字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轻而易举的识记生字,还能潜移默化的体会到汉字的文化传承。
譬如多数孩子都分不清“即”和“既”两个字,老师们除了逢字必纠之外,似乎都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而从汉字的最初构造出发,直观展示给学生,并对字形字义进行讲解,却可以让孩子瞬间区分两个字,甚至终生难忘!
“即”和“既”最初的字形是
两个字相同点是左边的部分均表示盛放食物的器皿,右边是跪坐着的人,而不同点“即”是跪坐的人面向食物,准备吃食,表示“立即、马上、将要”的意思;“既”是跪坐的人转头向后,背对食物,表示吃过食物,已经结束。引申为“既然、既往不咎”,这样的识字教学,是不是既有趣又展示了汉字的文化内涵?
又如“游”字,很多孩子容易将右半部分写成反文旁,简直可以说是屡教不改!而这个问题仅仅用一个字谜就可以轻松解决:水蓝蓝,池方方,大人孩子水里忙!这样的识字教学是不是即降低了识字难度又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
识字教学虽然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老师们自身拥有很深的汉字文化底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对识字教学的认知和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