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中世纪是非常黑暗的,这个印象伴随着几位科学家血淋淋的故事和几次大瘟疫,在普通民众和知识分子之间,广为流传。
但是也不全是这样,这个世界是由世俗的和崇高的两部分组成。对于崇高的那部分而言,中世纪不堪入目,那些活泼的思想和开明的头脑,在这里遭受到了最血腥的镇压。但是对于世俗的那部分,那些得过且过,享受生活的人,中世纪的生活还是非常舒适的,女王甚至可以在浴缸里,在马桶上,舒舒服服的接待自己大臣,也就是在这种舒适生活中,从古罗马,古希腊留下的艺术种子,在中世纪,带着让人愉悦的味道,发芽生长。
谈到中世纪的艺术,你就不能不谈到中世纪的基督教。在古罗马,基督教和艺术组成了同盟,来传播他们的信仰。而在古罗马之后的中世纪,特别是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之后,艺术已经彻底和基督教生长在一起了。谈论谈到中世纪的艺术,抛开基督教不谈,你得到的东西将会是片面的,所以在谈论中世纪的艺术之前,最好先谈一谈中世纪的基督教。
基督教这个东西,它不是像孙悟空一样,凭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它也有自己的历史,谈到基督教,你最好还是先看一看它的历史。如果你看了的话,你会看到格里高利,马丁路德金,十字军骑士,君士坦丁堡,一连串的人和事,这会让你觉得非常的复杂。但是如果抛开这些具体的细节不谈,中世纪的基督教其实是十分简单的。你可以把中世纪的基督教想象成一块饼干,你把它拿在手里,喀嚓掰成两半,左边那块比较旧的,是战斗的基督教,右边那边新的,是胜利的基督教。
前期的基督教是不断战斗的。在大约公元十世纪的时候,来自诺曼底的公爵,威廉公爵带着他的主教和士兵去攻打英国国王的城堡。他成功了,他在英国建立了自己的统治。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欧洲大陆上流行的基督教伴随着威廉大帝来到了英伦三岛。这个时候的威廉大帝面临着危机,愚昧的农民,不甘心的旧贵族,每个因素都在威胁他的统治。威廉大帝选择了基督教,他让他的主教们在英国的大陆上建立教堂,去用信仰去驯服他的人民。
所以一开始的基督教就是带着目的在英伦三岛上传播的,就像大航海时代的传教士一样。它摆出了一副战斗者的姿态。
这是那个时期典型的教堂形象。你光是看着它,就会给你一种稳定,结实的印象。它的窗子很小,围墙很厚,也没有什么装饰。古罗马建筑那种宏伟的感觉,和古希腊建筑那种优雅的感觉在它的身上统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稳定,昂扬的感觉。就像一座堡垒,立在英国的田野上,不惧怕任何异教徒的挑战。
而这个时候的绘画和雕塑也承担起了战斗的任务。不过不像建筑表现的那么激昂,这个时期的绘画和雕塑,采用的是另一种战斗的策略,他们选择感化当地的民众。
这是当时的彩色玻璃拼贴画。整幅画是教职人员用彩色玻璃拼贴而成的。你现在去看它,觉得僵硬,呆板。但是和古希腊,古罗马的绘画艺术比起来,这可是十分生动的艺术品。你去看画中圣母的表情,她是充满悲怮的。你可以想象,当阳光照在这扇窗户上,五光十色的光照在信众的脸上,他们在这片光芒中看到圣母的表情,会真的觉得自己仿佛到了天堂,这种感觉,对信众的感染力是非常大的。
基督教凭借艺术的力量,在英伦三岛上站稳了脚跟,并且渐渐扩散到了整个欧洲大陆。基督教打赢了这场仗,基督教胜利了,基督教渴望让人们知道自己的胜利,这种渴望直接的在艺术中反映了出来。
胜利的基督教的艺术代表作品是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当时的建筑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建筑方式。以前建筑的屋顶,是用厚厚的墙和粗粗的柱子撑起来的,而这种全新的建筑方式的屋顶,是用两个倾斜的拱互相支撑的。这样的话,可以把建筑的屋顶修建的非常的高,这种全新的建筑风格,叫做哥特式建筑。
如果你去看巴黎圣母院,你会感受到哥特式建筑的那种骄傲的。不管是那中间高高的尖塔,还是倾斜耸立的屋顶,都在展示着一种宏伟,严肃的感觉,并且带着一种和上帝对话的自信,这是一副十足的胜利者的姿态。
而至于这个时期的绘画和雕塑,艺术家身上没有了战斗的任务,艺术品中战斗的姿态也消失了,艺术的风格趋向于宽松和舒适,中世纪的艺术家们开始向自然学习,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废墟中学习那些艺术家的技法,而这,也为之后的文艺复兴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