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来谈一谈培养主人意识这个问题。下面要谈的内容主要来自两个人,第一个人是一位生物学家布鲁斯·利普顿(Bruce Lipton),第二个人是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
什么是“人生的算法”?
先来看利普顿的观点。利普顿是一位发育生物学家,曾经在圣乔治大学、宾利法尼亚州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任职。不过作为一名生物学家,他出名的观点恰恰是强调非生物学因素对人的重要作用。利普顿认为,人的成功失败和他的生物学特征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关系,而是和人的观念、信仰以及身心健康关系更大。
不过,在介绍利普顿的具体观点之前,我也要说明一点:利普顿的观点在学界也是有争议的,也有一些科学家反对他的观点。但正如我在信里多次讲过的,我们需要了解多方面的观点,用自己的理性甄别其中有价值的内容,来形成我们对于世界较为全面的认识。
利普顿其实是上世纪70年代最早的一批研究基因生物学的科学家,但是当时他们的研究受到了很多来自民众的指责。这些人并不了解生物学,也不懂得DNA为何物,但是却提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批评。你可能知道,每个人在基因层面的差异其实非常小,如果基因是决定性的,那为什么人的思想和行动差异会如此之大?利普顿开始意识到,观念对于人的影响其实相当巨大,于是他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在研究中,利普顿发现,很多人一生最基本的行事方式,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利普顿把这种个人的基本行为模式比喻为人生的“算法”,他认为,人的一生都会按照自己的人生算法运行,从而形成人生的轨迹;而这个算法的基本框架,在每个人大约7岁的时候就已经大致形成了。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在学校时,有一些人各方面的资质和成绩都差不多,但进入社会之后,发展情况却天差地别;而这种差别的形成往往与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做事的习惯有关。但这样一来我们就要问,为什么资质相近的人会形成如此不同的习惯呢?利普顿提出的人生算法理论,就可以用来解释这个问题。
利普顿认为,人生活中的大部分行为,其实更多地受到潜意识的支配。人每时每刻要处理非常多的信息,在成年的过程中,大脑会逐渐形成一套类似于自动处理系统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主要是在一些我们不假思索的行动中起作用,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有意识的行动,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行为倾向。
比如早上起床,有的人闹钟响了人醒了,很自然就起来了;而有的人则非要赖20分钟的床才起得来。再比如有的人遇到问题就害怕,第一反应就是想回避;而有的人遇到难题就兴奋,喜欢迎难而上。这都是不同的行为倾向。而不同的行为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人生的轨迹也就随之变化了。
“人生的算法”如何形成,如何改变?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些行为模式是如何形成,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按照利普顿的说法,大约就是7岁之前。利普顿讲,人在出生之后,大脑就像一个没有装程序的计算机,很多事情都是做不了的。一个人成长和接受教育,其实就是不断地在往脑子里安装各种各样的程序,尤其是7岁之前接受的教育和引导,就像是在为这台计算机安装基本的操作系统。装好了一个个程序,计算机就可以工作了。
孩子在这个成长阶段,心智发育并没有成熟,他学习的方式主要是单向的观察,而不是像大人一样互相交流。孩子们其实并不清楚在这种观察中,自己往脑子里装了什么程序,但是这些程序输入进去,日后就会逐渐起作用。
比如,一个孩子如果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酗酒然后打自己的母亲,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会伴随他很久。再比如,如果他经常看到父母都是愁眉苦脸,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总是说这件事做不成、那件事做不成,就会形成一种对生活的观念,就是“做事情很难”。
之前的信里我讲过罗伯特·清崎的“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这个说法。大意是说,面对一件事,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是“我们没有钱,这件事不可能做得成的”,就是穷人思维;如果心态是“我们要做成这件事,虽然需要钱,不过办法总是有的”,这就是富人思维。你可以想象,一个孩子在这两种不同的家庭氛围里长大,形成的心态和行为模式肯定有所不同。
下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说一个人的人生算法在7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那在此之后这个“算法”还有可能改变吗?利普顿讲,是可以改变的,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求助于心理医生,通过包括催眠在内的各种心理疏导方式慢慢调整。不过对于一般人来说,更有效的其实是第二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练习形成新的习惯。
利普顿认为,“一万小时定律”这种规律虽然是通过统计手段得出的,其实在生理学上也能得到支持。练习的一个作用就是让某种行为从有意识的,变成潜意识的。比如我们经常讲,学自行车,学会了就忘不掉了。开车也是这样,最开始学的时候是脑子要想怎么开,后来更多地其实是通过肌肉记忆开车,身体会本能地做出正确的反应。类似地,你打篮球打得熟了,投篮的时候不会进行一大堆有意识的计算,要用多大力气,要以什么角度出手,而是靠所谓手感来控制球。这就是不断重复练习形成的结果。不仅身体技能是这样,脑力技能也是这样。比如东亚孩子的基础数学通常比较好,是经过大量练习形成了解决初等数学问题的感觉。
培养出了好的算法的框架,相当于拥有了一台能够良好运行的计算机。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究竟用这种能力来做什么呢?具体能做的事情当然有很多,但我想提醒你一个原则,也是主人心态的关键之处,就是不要活在别人的梦里。
为什么说不要活在别人的梦里?
这个观点来自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2021年,他的身家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不过他其实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看好他。2016年,他在南加州大学给毕业生做了一次演讲,我们不妨来听一听他的分享。
埃里森出生于一个中下层家庭,在他父母的认知中,最好的人生就是能成为一个医生。但埃里森讲,这是他父母的梦想,不是他的梦想。埃里森年轻的时候尝试了不少事情,其中他最喜欢的工作是夏天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里带游客划船爬山,但这项工作挣不到什么钱。因为计算机相关的工作能挣钱,他就去学了编程,给人做IT项目挣钱,这期间他又到伯克利学了一些课程。
在伯克利,埃里森最喜欢的课程是航海课。后来他和太太商量想买艘帆船,结果他太太说,这是自己一生听到的最愚蠢的想法。埃里森的太太觉得他实在是胸无大志,就和埃里森离婚了。
后来,埃里森开始办自己的公司,他看中了当时最新的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想做关系型数据库的管理系统。这项技术最初其实是IBM发明的,但IBM觉得这项技术要在当时的硬件上运行,速度太慢,不可能实现,就把它放到一边了。
埃里森决定做这个技术,当时没有人看好,因为大家都认为用这个技术做的管理系统会慢得难以忍受,而且从理论上讲,也很难优化速度。但是人们忘了一个事实,就是摩尔定律。摩尔定律站在了埃里森一边,于是在随后的10年时间里,埃里森的公司每年翻番成长,终于在1986年上市了。
埃里森说,如果当初他按照父母的梦想去做了一名医生,可能会成为一名还不错的医生;但他选择了走自己的道路,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一个人如果按照别人的期望去过自己的人生,即使能过得无病无灾,但很难有大的成就。那些做出一番大成绩的人,大多数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去做某件事情。
埃里森的经验给了我三点启发:
第一点当然就是他说的,不要活在别人的梦想中。
第二点则是,梦想的前提是能够养活自己,或者说要有一个能够养活自己的梦想。埃里森没有去当船长,而是进入了IT领域,并且进入到一个空白地带。埃里森有钱之后,圆了自己的航海梦,他创立的船队两次获得美洲杯的冠军。如果埃里森真的去当了一名船长,可能还拿不到这样的成绩。
埃里森给我的第三点启示是,人的梦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自然生长,我们也不必觉得自己现在的梦想不够伟大、不值得追求。埃里森讲,其实他创办公司的时候,也还是没什么雄心壮志,觉得公司能有个50人,接一些政府合同过活就不错了。但最终他把公司做成了全球收入第二的软件公司。
小结
总结一下,这封信我们谈了培养主人意识这个问题。利普顿教授的观点是,我们人生的基本行为模式在7岁之前就已经养成了,而且往往是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形成的。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形成一种具有主动性的行为心态,而不是在困难面前陷入被动。埃里森则提醒我们,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能活在别人的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