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大家都希望它变得有用
简书里
朋友圈里
太多太多的文章在教授和讲述如何让阅读更有效率,怎么记读书笔记、怎么做思维导图、怎么形成延伸阅读。这么做的原因或许大家都明白,是为了让阅读这件事情变得更有用。这个用处,或许是为了用来积累更多的知识,为了与作家交流对话,为了让读的一字一句都能够成为自己可以遣词造句的素材,为了用来成为高谈阔论时引用的观点,或是让它们成为自己的观点,抑或是让当中的故事和道理影响自己的心智,影响自己的人生轨迹,哪怕是用来取悦自己,用来让自己感到满足感到充实等等。目的或相同或不同,但阅读达不到这些任何一个有用的,功利的目的时,你就会放弃它了吗?阅读是不是可以成为没有用的东西,你是不是会为了没有用的东西花费时间呢?
你成了“让阅读有用”这件事的奴隶了吗?
前段时间,因为从国外流行起来的地铁放一本书的风靡传到了中国,很多中国低头族网友们纷纷效仿,不少明星还弄起了“遗失”书本的活动,一时间大家似乎对读书又产生了兴趣,然而还不到一个月,这个活动就几乎销声匿迹,哪些书本去向不知,地铁里的低头族热衷讨论的又回到了电视剧和新闻八卦,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读书这件事在地铁里其实是件没用且不现实的事情。碎片化的时间、嘈杂的空间,缺乏隐私的环境,读不进去,看不深入,阅读无法让它有用,索性连作为放松和消磨时间都不选择它了。我们离一个事情越来越远,是因为我们对它曾有过高的期许和目的,当发现你只能屈服于现实时,你就放弃了创造环境和挑战自己的动力,成为了一种生活行为、态度和观念的奴隶。因为很多人成为了让“阅读有用”这件事的奴隶,所以阅读的人才会越来越少。也许未来的年轻人会是手游世界的王者,是电视剧届的铁杆观众,是短视频直播的打赏大户,但我们却会成为阅读障碍者。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让阅读变得有用
很多人很喜爱写读书笔记,做思维导图,甚至不少人觉得只有这样做了才算是阅读了,才算是都变成了自己有用且能用的东西。但不是任何人都适合这么来面对阅读这件事,来评判自己对待阅读的方式。或许阅读不是那么需要仪式感的东西,不是要那么有用的。
很多人短时记忆非常好,但是长时记忆不好,记下来的东西只要超过半个月就忘光了,所以读书笔记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当然,前提是时间长了之后你要记得,并且有时间又愿意再去翻那些有用的记录。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短时记忆较一般,看过就是一个影响和当下的感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却产生在了很多微妙的地方,会瞬间击中。
阅读如果让它变成一件太有用的事情,如果你是不同记忆方式,不同习惯的人,你就会在阅读时产生巨大的自我怀疑和痛苦。思考那些为什么别人有那么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好的阅读效率,但是我却不能培养出来的疑惑。其实阅读真的是一件生活中重要的小事而已,不要给自己装太多,不要对内容本身太贪心,这样才能细水长流,这样一旦遇到还不适合你的书的时候,你的阅读就变成了任务,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就成了他们放弃阅读的理由和合理的借口了,因为不是你读书,是让书读你,让书来考验你有没有读它的能力了。
所以最后我想说的就是,不要把阅读这件事跟有用与否,要边阅读边做点什么记点什么看得那么重要,书中能记住的,关于人生答案不会总那么多,好的生活方式,才是影响自己最重要的途径。你只需要保持阅读,你就会变得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