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半个月,今天终于收到简书发来的“创作者”认证,开心啦!
今年年初重新开始写作,突然觉得,写作这件事儿,真的是慢工出细活,快不得。好的东西都是要进行认真打磨的。但不管如何打磨,原材料要好,还要有颗纯真的心。好作品一定是发自内心,编是编不出来的,拼凑更是无稽之谈。所以我之前发帖曾说,希望自己能用真性情、写真文字,能在码字的过程成不断激励自己前行。当然,如果有一天,能够用我浅薄的文字带给旁人哪怕一丝的温暖和抚慰,那一定是我最开心的。
写作还是一个持续的工作,相当考验人的毅力,没有哪一个成功的作家不是持续创作的。但光做冷板凳还不够,好作者还得走进生活,像画家一样,有双发现的眼睛。
我最近正在写跟关于我和母亲的散文。我发现,写这样的文章我的笔下更流畅、感情也最真挚,因为它们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作家冯骥才说自己写散文是“满足自己而创作”,他说,“小说常常是别人的事,散文大都是心中事”,“是从自己心里钻出来的芽子”。我觉得说得真好。
我的母亲12年前去世,12年来我从不敢涉足写这样的文字,怕伤心,因为一写,就会回想我的母亲,从而泣不成声;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又怕忘记和母亲之间那些珍贵的点滴,便觉得应该写下来,是怕忘记。而现在写下它们,我才发现,内心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而是获得了某种慰藉,治愈了某种伤痛。
村上春树曾把记忆比作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说它就像一种燃料,可以温暖人,也可以把人烧成灰烬。他说自己的记忆如同一只柜子,柜子有很多抽屉,当他想变成一个十五岁的男孩,他就打开其中某个抽屉。而我,当想念母亲时,就会打开母亲的那个抽屉,这足以让我再次得到母亲的温暖。
有了这样的感受,就会觉得写作原本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恰恰此时,又得到来自简书的肯定和鼓励,一切,都刚刚好!
谢谢,我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