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温柔地问你:“唉,我妈说,咱们看中的那套房子,结婚前能不能写上咱俩的名字啊?”
你应该斩钉截铁地说:“不能。绝对不能。”然后一把拉 住她:“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再给你买一套,
但是绝对不能写两个人的名字。”
因为这是一个常识:任何时候,房产证能写一个人的名字,就尽量不要写两个人的名字。
如果你们是单身男女,一定尽量要婚前用掉首房首贷,这是普通人唯一可以享受到低首付、高杠杆、
低利率、低契税等各种实惠的机会;唯一普通人可以用尽量小的力量,撬动尽量大的房子的机会。
首房首贷如此珍贵,一旦错过,就没有第二次。能在婚前用,就一定不要在婚后用。结婚后是以家庭
为单位的,原本两个人是两个家庭,两个首房首贷资格,一结婚,就等于自动放弃了一个。如果是婚
后买房,无论房子加不加另一个人的名字,都是你们夫妻的共同财产。而且就算你写两个人的名字也不
见得是一人一半,因为出资方可以保留出资证明和转账记录,这样的话就只有增值部分夫妻才能分割。
所谓的“两个名字”,纯粹是个安慰剂。越不懂,才越有安慰效果。
如果房产证只写一个人的名字,未来很多和房产证相关的手续你一个人去办就行。可一旦写了两个人的
名字,原本不需要那么麻烦的事情,会立刻复杂几倍。万一真遇到什么问题,想再改回一个人,可就得脱
几层皮了。真是加名容易去名难。
你想婚内更名?可以啊。
但是更名有个几乎无法跨越的门槛,就是房子要在没有任何抵押和债务的前提下才可以。通俗来讲,就是你
得先把贷款还清,才可以操作更名。
可悖论就在于,为什么很多人要贷款买?很大可能是因为凑不齐全款。
你要是真的想尽各种办法凑齐全款更名了,又意味着白白浪费了首房首贷。好不容易首付3成买了套200万元
的房子,更个名要填回去140万元。再买第二套就得首付6成,利率不仅没有任何优惠,还得上浮10%~20%。
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就是错了之后才发现,连买涂改液的地方都没有。
一定记住这个忠告:能在婚前买,别在婚后买;能上一个人的名字,别上两个人的。
房本要不要加孩子的名字?
如果你爱孩子,就千万不要在房本中加孩子的名字,这是一个极其低级的错误。很多人一激动,就把孩子名字加进
去了:你看,宝贝的名字也在上面,多温馨。你这是害了孩子。
第一,最大的问题,是它会影响孩子的购房资格。
没有人会一辈子和父母住一起,他一定会组建独立的家庭,一定要买自己的房子。
买房子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是首房首贷。不加名字的话,孩子是有首房首贷资格的,他可以享受更低的利
率,更好的政策,更大的杠杆,更少的还款。你一加名字,全没了,首套直接变二套,首付直接翻一倍。孩
子原本可以买套120平方米的房子,一加名字,少买30平方米;原本可以月还8000元,一加名字,要多还1000
元;原本可以首付80万元,一加名字,要再多交80万元。从趋势上看,未来限购、限贷会越来越严格。以北京
为例,名下哪怕有百分之一的房产,银行也认定你是二套。
第二,会多交契税。
房本加了孩子的名字,孩子如果在当地卖房再买房,契税是要算二套的。一般来说,首套契税
90平方米以下是1%,90平方米以上是1.5%。如果被认定二套,就直接是3%的契税。也就是买套200万元的房子,
光契税就要多交4万元。
第三,变现困难。
房子是什么?它是一个金融产品,是一个家庭最后的经济防线。没人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缺钱,
万一家庭遭遇问题或者生意遭遇变故,就得先把房子抵押或者卖了救 急,等有钱了再买回来。可一旦加上了孩子的
名字,就会异常麻烦,需要监护人证明出售房子是为了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比如,是为了给孩子看病或者读书用,一
旦用途不是这个,很可能会导致房产无法变现。
第四,多交房产税。
假如很多年后房产税真的全面出台,免税面积很可能是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如果孩子和父母共
有1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就等于孩子名下有40平方米的房产,很可能会分摊他的免税面积。比如,已经开征房产税
的上海,是有一个60平方米的免税面积,超出的部分要征收0.6%的税费。
第五,财产纠纷。
无数的家庭因为财产分配反目成仇。有些父母在买房时就一个孩子,把名字加到房产证上,后来生二胎后却没有加上
二胎的名字,这些都是以后的矛盾和隐患。
第六,继承权纠纷。
万一婚后发生意外,配偶是可以争夺财产的。因为从法律上讲,配偶也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婚前财产,包括
与父母共有的那部分,哪怕房子是父母出资购买的,只是写上了子女的名字而已。
如果你爱孩子,就千万不要在房本中加孩子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