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读通鉴 周纪0005,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周安王五年,三月,一名强盗杀死了韩国宰相侠累。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侠累又名韩傀,是韩国的宰相。严遂是韩国的大臣,受到韩烈侯的器重。这二人因为争权而相互仇视。有一次,严遂议论国政,矛头直指韩傀,当面斥责他的过失。韩傀盛怒,在朝堂上大骂严遂。严遂情急之下拔出佩剑追击,经过众人的劝解,这才化解了一场纠纷。事后,严遂害怕获罪,逃离了韩国,四处寻访可以替自己报仇的人。
严遂到了齐国,听说轵县深井里一个名叫聂政的人非常勇猛,有心与他结交,就拿出黄金百镒,送给聂政的母亲做寿礼,想让他帮自己报仇。
聂政不肯接受,说:“母亲还健在,我聂政不敢为您以身赴死。”
聂政一直等到母亲去世后,才前往濮阳,以报答严遂的知遇之恩。严遂就派聂政行刺韩傀。
一天,韩傀坐在府中,身旁侍卫森严。聂政独自仗剑而入,大步跨上台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杀了韩傀。
聂政自知无法逃脱,划破自己的面皮,挖出双眼,毁掉容貌,然后剖腹自杀,肠子都流出来了。
韩国人将他的尸体陈列在街市上示众,又重金悬赏,请知情人提供刺客的身份线索,但谁都认不出这个面目全非的人。
刺客杀死韩相的事轰动一时,很快传开了。
聂政的姐姐聂嫈听说后,只身前往韩国,见到了街市上的这具尸体,痛哭不已,说道:“这就是轵县深井里的聂政啊。因为我还活在世上,他怕连累到我,所以下狠心毁容灭迹,只为保护我这个姐姐。我怎么能因为害怕惹上杀身之祸,埋没了弟弟的一世英名!”于是在聂政的尸体旁自杀身亡。
故事讲完了,似曾相识。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豫让?
聂政毁容剖腹,豫让漆身吞炭。为报知遇之恩,他们无一不是刚烈决绝,置生死于度外,践行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精神,这就是司马迁把两人一同写进《史记▪刺客列传》的原因。
那么,作为政治家和儒家学者的司马光,又为什么将其收入《资治通鉴》呢?聂政的故事,究竟还蕴含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我想,一方面是至深至厚的孝悌亲情,另一方面是勇敢无畏的人性光辉。
聂政以尽孝为重,在母亲活着的时候拒绝报仇,体现的是母子亲情,又出于对姐姐的爱护,自毁容貌,使亲人免受牵连,体现的是姐弟亲情。至于聂嫈,明知危险仍前往认尸,最终为了成就弟弟的英名而不惜自杀,同样展现了深厚的姐弟情谊,诠释了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聂政和聂嫈,不惧死亡,舍己为人,不仅彰显出人性的光辉,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或许,这两段话才是对聂政和聂嫈最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