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俗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起源于周代,流行于北方,唐朝时,明确农历九月初一为寒衣节,宋代时,由九月改为十月初一为寒衣节。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在北方合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在寒衣节前后,亲人们为寄托哀思,在居住市区的路口或街头僻路或野外坟头燃烧冥币、冥衣以及越来多的诸如纸美元、纸汽车、纸手机等物品,并带上水果、食品等祭奠故去的亲人和先祖,这就是送寒衣。
衣服是生存之必须,秋冬御寒尤其重要,古往今来,从贮存树叶以及动物皮毛,到预备秋冬衣裳,从有人类社会开始,就是人的自发智慧行为,“吃穿住行”等生活大事件,就有“穿”在其中。
诗经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是劳动人民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农历七月的炎热,九月以后的寒冷,需要准备下一季衣服了。
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初一。
今年的寒衣节恰遇周五,我和爱人头天晚上定好闹钟。清晨5点铃响,我洗漱收拾,爱人到厨房做早饭,面条荷包蛋上桌,吃完饭,5:50下楼,天还黑黑的,我俩驱车赶往老家。
父亲、姑姑和我姐妹都在老家集合等待,6:30从老家到祖坟,用铁锹清除杂物,敛坟,摆上母亲喜欢吃的水果和点心,由于环保要求不得焚烧冥币和冥衣,我们把买来的冥币冥衣和鲜花放到坟头,磕头跪拜先祖、爷爷奶奶和母亲,大姐抑制不住情绪,放声大哭,我和二姐四妹也难掩悲痛,抽泣落泪。
返回县城,和爱人一起赶往婆婆家祖坟,大姑姐和小叔子同时赶到,这是一片公墓,祭祀人员很多,我们四人穿过树林中他人坟塚,来到祖坟前,摆放祭品和鲜花,磕头跪拜,大姑姐代表我们与婆婆轻声说话“爷爷奶奶、娘,今天是寒衣节,我们来看你们来了,你们现在一切都安好吧?冬天马上来了,你们要御寒保暖,保重自己,我们都好,勿要牵挂”。
驱车返程回市里,恰好8点半赶到爱人单位,他单位九点开会,什么事也不耽误。
寒衣节,思念先人,祭祀先人,这个主题万世不会改变。但是逝者长已矣,生者唯有珍惜春光,努力做好当下的事,这才符合生生不息的天道和人道,同时,要知道祭祀的背后,是使生者永怀感恩和孝敬之心,对逝去的先人,更要对健在的老人。
寒衣节,愿逝者清静安息;愿人间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