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位于繁荣的绣品市场——南通叠石桥,这里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温州”。叠石桥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家纺产业如虎添翼,势头迅猛,丝织绣品的出现如雨后春笋,带动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我家附近便是一个繁华的绣品市场,这里每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自小在绣品市场旁长大,免不了耳濡目染它的秀丽,我觉得庆幸的是我的家人都会绣品制作,最难忘的一次是和妈妈学习绣牡丹花。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我看着妈妈一针一线的在底布上认真的绘制牡丹,禁不住好奇也要学习。妈妈拿来材料,帮我匡了一块布,然后叫我把丝线穿进细小的针孔,打结。照着牡丹的样式绘制,先从硕大的花朵开始,绣品看着美丽,真正绣起来确实充满了困难,一朵花就难倒了我。妈妈告诉我要从里向外绣,开始了第一针,后来照着牡丹的样式继续绣下去,妈妈绣的又快又好看,再看看我的,虽然绣的时间很长,却歪歪扭扭,丝毫没有体现牡丹的雍容华贵,妈妈鼓励我说不要气馁,绣品是需要练习和积累的,看着妈妈绣的充满活力的牡丹,我深深地敬佩妈妈的手艺。
看着美丽的丝织牡丹绣品,我感受到了刺绣的精美,同时感受到了手工艺品制作的艰辛,抚摸那华丽的丝线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触感,透过层层丝线感受千百年来手艺的传承,感受那一丝一线的匠心独具。绣品不仅仅是工艺品,更多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