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发展心理学》,读书感悟:第六章婴幼儿期的心理社会发展,
一、心理社会发展的基础。
1.情绪。
文化能影响个体对于情境的感受以及表达情绪的方式。
情绪的发展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复杂的情绪有简单的情绪发展而来,当八个月大时,他会对此表现出警惕,产生陌生人焦虑。
一个在情绪上被忽视的新生儿(缺少拥抱、爱抚或交谈),会表现出非器质性的发育不良,即使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其身高和体重也不增加。
①情绪出现的早期信号
当不高兴时,新生儿会清楚地表现出来。
婴儿情绪的早期信号和线索是发展的重要指标。
②哭使用了最有力的工具。有时也是唯一的工具,婴儿能够通过哭表达需求。饥饿哭、生气哭、痛哭、挫折哭。
③微笑和大笑
出生后不久,婴儿就会微笑,此时的微笑是自发的,这是皮下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
最早的唤起性微笑是由温和的感觉引起的。
④情绪何时出现?
面部表情:高兴、悲伤、兴趣、恐惧以及,较低程度的生气、惊讶和厌恶。
面部表情并不是婴儿情绪的唯一指标,也可能不是最佳指标,动作、肢体语言和心理社会变化也是重要指标。
⑤基本情绪
情绪具有弥散性和反射性,主要对感觉刺激或内部加工过程的一种生理反应。
⑥涉及自我的情绪 自我意识情绪。
自我意识是指一种对自己作为可识别的不同于周围世界的个体认知性的理解。
自我评价性情绪:骄傲、内疚和羞愧。
没有达到行为标准的儿童可能感到内疚(即遗憾),但是他们不一定感到缺乏自我价值,当他们感到羞愧时,就会感到缺乏自我价值。
⑦同理心:感受他人的感受。
同理心是一种“设身处地”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以及在特殊的情境下感受到或打算感受到他人感受的能力。
社会认知是指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并调整自身情感和意图的一种认知能力。
自我中心主义即不能理解他人的观点。
⑧脑发育和情绪发展
出生后的脑发育与情绪改变密切相关。
出生后的三个月内,随着大脑皮层开始发挥作用,而在游戏中经历了认知体验,基本情绪的分化随之开始。
第二个变化发生在婴儿9至10个月大时,在这时前额叶开始和大脑边缘系统交互作用,大脑边缘系统是情绪发展反应的中心。
第三个变化发生在出生后第二年,这是婴儿获得了自我意识和自我意识情绪,并且更有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活动。
第四个变化发生在幼儿三岁时,此时自主神经系统中的荷尔蒙变化与评价性情绪出现相一致。
2.气质。是指以生物为基础对人和情境的态度和反应方式。
①研究气质的模式,纽约纵向研究。
“容易型”儿童:情绪通常是很愉悦,生物功能具有节律、能接受新体验。
“困难型”儿童:易怒、经常不高兴,生物功能缺乏节律、情绪表达激烈。
“慢热型”儿童:他们温和,但对陌生人和情景适应较慢。
②如何测量气质?
尽管父母评价是最常用的测量儿童气质的方法,但它存在信度问题。
③气质的稳定性,
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具有遗传性,并且相对稳定。
随着各种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出现,气质得到了新发展,并且受父母态度和对待他们方式的影响。气质受教养方式的影响,而教养方式应受文化的影响。
④气质和调节:吻合度
吻合度:儿童气质与环境要求和约束调节之间的匹配。
⑤害羞和大胆:生物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对于陌生人的排斥和害羞,他是指儿童与其他陌生儿童交往以及接近陌生事物和情境式的大胆和谨慎程度。
3.最早的社会经验:家庭中的婴儿,
①母亲的角色。
给婴儿的积极发展提供适当的刺激和机会。
哺育还包括身体接触的舒适感和亲密感,以及一种对依恋这种内部需要的满足。
②父亲的角色。
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建构,在不同的文化下,有不同的意义。
③父母如何塑造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到底意味着什么?
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差异比他们实际存在的更大。
父母对男孩和女孩的人格塑造开始的非常早,在提升性别原型的过程中,父亲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儿童通过这一过程来学习自己的文化所认可的适宜的性别行为。
二、婴儿的社会性发展问题
1.获得信任。
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八个阶段理论中,第一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2.依恋的发展。
依恋是指婴儿和照看着之间的一种互惠的、持续的情感连接,双方对这种关系的质量都有贡献。
①依恋模式。
爱情型依恋的婴儿会哭泣或抗议,当母亲回来时就会高兴地欢迎母亲,
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当母亲离开时很少哭泣,当母亲回来时拒绝他们。
矛盾型/拒绝型依恋的婴儿在母亲离开之间就会焦虑,当母亲离开时会非常烦躁。
无组织-无目标型依恋,这种依恋模式很微妙,难以被发现。
②如何建立依恋。
婴儿的依恋工作模型和埃里克森的基本信任概念有关。
③研究依恋的新方法。
研究者若想辨别不安全型依恋的不同形式(回避型和矛盾型)或者想确认是否为无组织型依恋时,可能还需要采用陌生情境法。
④气质的作用。
婴儿的气质不仅直接影响依恋,还会产生间接影响。
⑤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陌生人焦虑即对不认识的人持有一种警觉,同时也会经历分离焦虑,在熟悉的照料者离开时会他会产生难过的心情。
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曾经被认为是婴儿情感和认知发展的里程碑,反映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
面孔记忆即一种比较陌生人和母亲外表的的能力。
与其说分离焦虑主要应归因于分离本身,还不如说归因于替补照料的质量。
婴儿对陌生人的强烈恐惧和母亲离开时的强烈抗议,都不是安全型依恋的信号。
⑥依恋的长期效果。
婴儿对养育者的依恋越安全,他们就越容易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安全性依恋的学步期儿童比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拥有更大的词汇量,掌握词类更丰富。他们和同伴互动更积极,也更有可同伴接纳。
非安全型依恋的学步期儿童往往表现出更为消极的情绪。
⑦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
成人所回忆的和父母或照看者互动的早期经验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健康以及他们对自己孩子的反应方式。
母亲对孩子的心理表征在怀孕期间就开始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自己依恋经验的记忆。
3.和照看者的情感交流:互相调节。
婴儿和照看是否能适当的、敏感的回应对方的心理和情感状态,这一过程称为互相调节。
当照看者精确地“读懂”婴儿的信号并做出适当的回应时,健康的互动就发生了。
①“冷面”范式
母亲和婴儿先进行面对面的互动,然后进入冷面阶段,母亲突然变得面无表情,沉默且没有任何回应。几分钟后,母亲再次恢复和婴儿正常互动(重聚阶段)
重聚阶段:婴儿含愉悦的表情和说话方式、目不转睛以及朝向母亲的身体姿势。
4.社会参照。
具备一定的能力参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并针对外部事件作出交流。他们能参与情感共享,让照看者了解他们对某种情境或物体的感受,并根据所识别出的照看者的情绪做出反应。
社会参照是指一种寻求情感信息来指导行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