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业】试着在12月和老板谈加薪,写一个故事说服他给你加30%。
这题目对我来说有点难,和群里很多人一样我的职业和行业决定着我正常的薪资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结构,而且并不是和某位领导谈谈就可以随便加的,这也是保证体制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除非单位整体事业进一步大发展,水涨船高,但这样的涨薪也不是靠我谈来的。
但这个题目引发了我的思考,一个人的身价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其实每个人在社会上获得的评估主要是取决于他的行业和职业,单位和职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走出去都要有闪光的名片的原因,这个头衔象征自己的身份地位,也暗示了自己的收入和财富水平。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阶层是存在的,人们普遍认知的一些高收入的行业,如金融行业,工作人员收入普遍较高,如果一个普通的服务人员去作对比,就是哪怕服务人员走到自身行业的顶峰,也不一定达到人家的中等水平。再比如同样一个体育运动人才,以前职业是专业运动员打比赛收入高,如果退役后到学校教书,那收入肯定会变少。同理,相同的一个前台的职位,在一个大公司和在一个小公司身价也是不同的。
那么决定你进入不同行业和单位的一开始是什么呢?就是你的能力了。所以每年的校园招聘会,大公司都会很抢手,人人挤破头想进去,因为平台好,发展性强。如果你能力不强,首先你很难进去,其次如果进去了,也很有可能被淘汰。所以,社会的潜规则就是,你混得好与不好,和你的能力与选择都有关。很多人喜欢说选择大于能力,其实不然,我认为选择和辨别能力,敏锐的洞察市场能力也是一种能力。
还有一个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有的人,自我认知高,乐于接受挑战,最终也会取得成功,有的人自我认知低,哪怕能力差不多,也许最终会沦为平常。
刚才找图片,很意外地发现一张古典老师的分析图片,和我的观点很一致,他同时提出了一个个人能力体系。我很认同他说的,个人在一个圈子里持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并找准自己的特色,就一定可以形成一个有价值的品牌。
现在似乎又进入了另一个风口,就是个体力量的崛起,目前看来,似乎人人都在跃跃欲试,一片欢腾,万象更新。尤其是互联网时代超级IP的出现让很多草根都做起了明星梦,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机会。但同时必须看到,这还是一个非常生涩的时期,若想发展,必然还是要经过大浪淘沙。
其实,参加这样的训练营,一开始我应该也是有点儿这样的跃跃欲试,但认真想来,还是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是个硬伤,需要进一步打磨和修炼。
分析这两个决定身价的体系,你会发现,不管怎样,最核心的就是能力,你本身的分量还是由你的综合能力决定的。
所以,先看清楚自己的本质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然后思考你的自我认知是要把自己打磨成什么样的石头,最后,你打算把这块石头放到什么样的市场。身价不是靠谈的,而是自己要规划的。
在业余时间,我就是自己的老板,我想对老板说的故事是:“有一条小鱼,认为自己是锦鲤,于是它就成了锦鲤。”2018最后一个季度,先把这一年的学费赚回来就是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