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问避雷针是谁发明的,估计很多人都能答出“富兰克林”吧,毕竟中学物理教材讲到电学章节时,一定会介绍本杰明·富兰克林。
没错,正是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卒于1790年)。他不但是杰出的发明家、科学家,还是出色的外交家。
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为独立战争的提前结束,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的头像印在1928年以来的100美钞上。
近日在看《富兰克林自传》时,我惊喜地发现他的读书方法也很值得借鉴。
他说自己在读到很好的文章时,会将其中的概要简单抽出来,搁置几天后,然后在不看原书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词句,将每一点概要完整地表达出来,重新凑成整篇文章,尽量使它像之前一样完整。然后,把自己还原出来的文章与原文作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予以修正。
这个方法可以为我所用,可以用在高中生上。高考新题型中有“读后续写”,而且从即将在2020年秋季启用的新教材来看,写作的能力越来越重要。
因此我对于这批高中生也是加大了输入和输出的量。在我讲完文章后,可以先让他们多朗读几遍,然后把每个段落的关键字信息提炼出来,写在本子上。过两三天之后,再根据关键字尝试默写文章,尽量还原原文,写完之后和原文对比,找出与原文不同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会不一样,是因为单词?是因为句法?还是因为逻辑?我想,多多进行这样的写的训练,假以时日,一定能在写上实现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