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椿荫永—我与张继泽老人的缘分

(张继泽,中共党员,1945年12月生于贵州遵义深溪镇,著名未来学家,贵州省未来研究会创始人、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及终生名誉会长,原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安顺市副市长、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省发改委研究员、省信息中心主任。)


2024年中的偶然机会,在表弟的引荐下我有幸与张老结识,在见面之前就曾听表弟简单介绍,首先这是一个老人,其次是一个一直在积极奔走的老人,再次,是一个为未来学学术积极呐喊的老人。

张老1945年出生于贵州遵义深溪镇的一个破落书香人家,15岁前在家乡放牛、读书,自幼心中充满梦想。他看到广大农民兄弟住在又破又脏又臭的茅草房里,梦想长大后发明造房机,几分钟造一栋高楼大厦给穷人安居。他佩服孙悟空大闹天宫和敢撕阎王生死薄及三打白骨精的伟大精神,经常仰望星空,梦想长大后乘火箭上天遨游太空,看嫦娥舒袖,喝吴刚桂花美酒。他在马家湾农校看到拖拉机深陷水田里,梦想长大了造无轮拖拉机耕田地。

年轻时的张老学习上进、成绩优异、勤俭刻苦,1960年到贵阳读中学,每天5点钟离家去学校早自习,每晚做完功课和星期天、节假日,都坚持读书学习做笔记,两年被评为贵阳市三好学生,从1961年开始写日记至今存500余万字。他参加工作后将大部分工资买书,文革时期只有30元工资,骑车去乌当新华书店拿15元买回《资本论》。他搬家时竟用东风牌大卡车运书,终生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向人间万事万物而学已成习惯。他1962年在学校组织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小组,遍读马列全集、毛选与毛泽东诗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雷锋日记》等大部头书。学校“知识长廊”贴满了张老与小组成员撰写的毛主席著作学习笔记及学习雷锋的先进事迹,他由此得个“书呆子”的外号。1964年在贵阳师范学校举行的开学典礼上,张老代表学生会发言,他“土气”十足的一片“瓦”发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引起幼师班几个女同学捂脸偷笑。而令同学们刮目相看的是,有个星期天他和同学义务劳动去甲秀小学厕所掏粪,回途在南明河岸突然听见急促的呼救声,刚学游泳的张老纵身跳入河中,奋力救起落水小女孩,幸得同伴罗牧生又把他拉出水面才死里逃生。

青年时的张老就一直坚守一个信念:人生应对人民对社会至少干好一件大事、实事、好事、善事,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因此青年时期他曾组织60个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宣传毛泽东思想,坚决痛斥和拒绝给江青写效忠信。文革结束后,他自愿到贵阳郊区久安破庙复式班小学教学相长12个春秋。1986年他被调任贵州画报社一把手,迅速将停刊200多天的画报复刊,同年作为全省十大青年学者,向时任省委书记胡锦涛建言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1990年他掛职安顺市副市长,不辞幸劳设法协调各方关系,冒严寒到北京请11位中央领导同志题字,使搁置10多年的王若飞故居对外开放。他救助安顺牟家3个孤儿的事迹被传为佳话,中央电视台曾对此做专题报道。1994年,张老调省岀版局和贵州教育出版社工作,他挤时间完成函授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学业,被团省委评为全省十大自学成才青年。他精心策划出版了180万字的《世界政党大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首发新闻发布会,填补了一项世界图书空白,该书荣获全国优秀图书大奖。一年后他被调任省信息中心主任,以半年时间逐户夜访、动员职工上班,使瘫痪3年的信息中心正轨运转。

张继泽老人践行蜜蜂采蜜而甜他人与天下的精神,曾捐1.5万元书给家乡中学,捐未来学书院及未来艺术团各1万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他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洁身自好,1989年将节约的出国经费6000美金上交省财政,在省信息中心工作时将未能拒收的60万元礼金上交财务。

张老曾与20世纪80年代,与同仁创办贵州省未来研究会与贵州省易经学会,创办《贵州信息与未来》、《贵州科惠》、《民生研究》内刊和内参资料,策划出版180余万字的《世界政党大全》,主编《贵州信息年鉴2006》,与人合著《未来领域软科学大全》、《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合作出版《信息化,工业化》。1988年出席第10届(北京)世界未来学联合大会,1989年受邀到美国华盛顿《今日美国》社长家作客,同年撰写《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一文,被译成英文收录于联合国主办的杂志《突破》。1991年出席第11届(巴塞罗那)世界未来学联合大会 ,提交论文《把合作精神推广到全世界》、《中国出版业必须积极走向世界》等。曾率团和参团访问10多个国家,与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加拿大未来学会主席弗朗克 · 费瑟博士、俄罗斯著名未来学家别斯图热夫·拉达教授等名家进行学术交流。

张老曾在“文革”中预言林彪、江青垮台,将取消阶级斗争、为右派平反,并勇敢向中央写信要求邓小平出山;1991年8月20日在北京军科院姜思毅将军和糜振玉将军见证下,预测苏联“8.19”政变很快失败,兑现后姜思毅称他是“山沟里的马列主义者、真正的未来学家”;

张老于30多年前就发表文章提出贵州应“唱响”黄果树,应在贵阳花溪建大学城;

1992年发表文章《迎接信息高速路浪潮的挑战》,提出建立“编印发研”一条龙出版集团、中国出版物应走向世界;上世纪初建议贵州搞高速路和信息通“两路通”; 2000年指出“创新”理念是迎接21世纪挑战的良策,并到贵州省科协、黔南州等地作该报告; 2010后建议大抓生态文明、民生工程、互联网大数据工程等。

张继泽老人著有《未来学》、《未来研究学》、《沉思录》、《迎接挑战》、《信息与未来》、《五百年的跨越》、《和谐与未来》、《苦难与光明》等,被列入《中国专家名人辞典》、《世界工程学名人录》(美)、《世界当代名人传》(英)等。2015年,70岁的张继泽老人主动从未来学界领导岗位退下,2016年获贵州省未来研究会终身成就奖,在中国未来研究会30周年庆典上获该会最高荣誉奖“未来奖章”。

2020年11月22日,张继泽老人40余年苦研未来学,著述120万字的《未来学文辑》三卷本(演讲录、学术录、文思录)(简称“三卷本”)在贵阳首发,此中国未来学领域的空前壮举,为“多彩贵州”添上一抹特别耀眼的亮色。作者用本书稿酬3万元及其积蓄购买“三卷本”400套(每套188元共7.52万元),向首发大会捐赠200套,另赠中国未来学会及省未来学年会各100套,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书惠民,受到未来学界的高度赞扬。

终身致力未来学研究

古人称“未雨绸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研究和预测未来将如何发展,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愿望。现代未来学是研究事物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性新兴学科,涵盖社会、自然、技术、思维等科学和未来哲学领域。大到政党研究和制定符合实际的行动纲领,国家出台各种科学决策和战略规划,小到社会团体及个人制定工作、学习、行动计划,都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和预测未来。在大科学家钱学森等极力主张下,中国未来研究会于1979年成立,钱学森指出未来学不仅是研究未来10年20年30年大事,更是研究50年100年甚至更长远大趋事的一门新兴科学。

张继泽老人自1975年开始研究未来学,调入贵州人民出版社后更加倍刻苦钻研未来学,于1980年牵头创办了贵州省未来研究会。1995调往省信息中心后的10年中,他以“未来学”为研究目标,在国内外报刋上发表数百篇未来学论文,多次参加国内、国际未来学学术会议,逐步走上未来学国际舞台。2013年,张老历18年潜心钻研、出版了首部专著《未来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席登月科学家欧阳自远在其序言中称:“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未来学这一学科的空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人自己写的未来学著作。该书洋洋50多万字,是张继泽同志几十年心血的结晶和辛勤劳动的丰硕学术成果。该书以一个地球村村民和未来学者的胸怀和眼光,放眼全球,放眼世界,忧国、忧民、忧党、忧人类。还针对全球变暖、军备竞赛、宇航开发、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科学创新、民主法制、体制机制改革等,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深度哲思。该书是多彩贵州飞出的一只思想上的‘金凤凰’,是一本难得并十分值得一读的富有人生哲理和智慧的大科普著作。”

联合国原教科文顾问、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著名未来学家秦麟征作序对《未来学》赞誉有加:“在该著作中,作者对于我国未来学发展、我国现代未来研究活动以及中国和全球的未来所作的评述,在我国近年出版的相关著作中尚属罕见,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这本针对性强、内容充实、颇具学习参考价值的《未来学》,能够让广大读者、学者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借助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地思考和认识未来,从而提高预见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减少盲目,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取得改造现实的积极成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四十余载苦研未来学,十八年潜心磨一剑,在这本53万字的《未来学》中,我们深感张继泽先生的苦心孤诣,数十载的光阴里其风雨兼程,迎难而上,才有了这本著作的诞生。在大数据正日益崛起的时代,“未来学”受到全球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和热爱,张继泽的《未来学》对于我国未来学的发展、开展未来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次出版的“三卷本”,是张继泽老人在掌握大量中外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未来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人类活动的未来发展前景,以生动事例论述这门新兴学科在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军事和教育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该著作反映了他的艰难成长历程,是他未来学思想、未来学哲学思想的总积累,对后来者具启蒙、引导的积极作用。中国未来研究会总顾问秦麟征教授、会长金灿荣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宋宝安校长,欣然为该书作序。

张继泽老人的人生信条是人生“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思想不朽才永恒,始终抱着立言以惠民、立言以兴国、立言以兴邦的家国情怀而读书与写作。他认为自己只是未来学光辉殿堂的一粒铺路石,希望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加入未来学队伍,早日规划未来、规划人生,早日有所创新和建树。他希望未来研究会、未来学书院、济泽未来学研究院,多出人才、多出著作、多出优秀成果,办成党和人民放心满意的学会、书院、研究院。

如今,年近80岁的张继泽老人还经常到大专学校讲授未来学,并尽心竭力开设了贵州省未来研究会未来发展大讲堂,定期举办一系列活动,共享和传承“未来学”的思想精髓和丰硕成果,培养更多未来学优秀人才。

几次幸得到张老的关心,一起参加相关交流活动,备受启发,很多时候我就在想,一个年近80岁的老人,到底是什么支撑他一直这样疾呼奔走,是否是因为在他年轻时注入的梦啊,在彼时时代背景下,所有行业高速发展,一片前赴后继汹涌潘湃之势,每个人心里都曾注入过梦想,只是后来有些人被时代冲刷掉了,而少部分人却一直默默的坚持着。因为这个梦想关照自己更关乎大众,这是一种超越小我的时代梦想,才能有足够的生命力持续坚定下来,而我们今天,这个“快准狠”的时代,是否应该回归一下类似这样一种“计利要计天下利,求名要求万古名”的初心与梦想。不管怎样,每每和张老一起的时候,总能从那一张80年人生经历的脸上感受到一缕缕时代春风。这或许就是老人一直在给我强调的一点,掌握未来学核心学问,才能掌握未来时代的主动权。那就是:系统地研究历史和当前趋势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并为决策者提供信息和见解,帮助他们制定长期战略和政策。

简单来说,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我是幸运之人,感谢张老的一路关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9,406评论 6 53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9,034评论 3 42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7,413评论 0 38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449评论 1 31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2,165评论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559评论 1 32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606评论 3 44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781评论 0 28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9,327评论 1 33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1,084评论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3,278评论 1 37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849评论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495评论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927评论 0 2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72评论 1 29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2,010评论 3 39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8,241评论 2 37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