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信低端绝对位置功能区域,为什么是4个,不是5个或别的?距左距右距离多少(px)?
1.历史习惯原因:在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发展趋势中,刚面世的HTC智能机开始,正面按键接听键、Home键、菜单键、挂断键放在了同一排,这一款机器基本上就确定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安卓手机的机身布局。延续了很多年的设计,形成了智能手机用户群体的一个习惯认知。后来伴随着屏幕上触控的强化,将屏幕下方的一般简化为三个或者为一个home键,但是屏幕内软件的下方按钮一般还是维持在4个。
2.人的接收能力:同一时间人的接收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尽量减少用户记忆的需要。
3.设计:手机的大小基本是在相对较小的范围(一般5英寸)。人们用手来操作,结合手指大小操作的方便性,按钮要足够宽——不会误触旁边的按钮,用户才能放心大胆的按下去,否则用户操作时难免要揪着心。视觉效果能达到较好的表现,简洁明确,视觉上协调和对称(中国古代一直以对称为美,就从古代建筑上催出可见),不繁杂,不乱。
4.间距大小:主屏1920x1080px,(6.65cm宽,距左0.5cm,距右0.5cm,4个TAB之间间隔0.6cm)。距左81px,距右81px;4个TAB之间相距95px。
2、搜索功能:搜索内容结果是什么?搜索规则、排序依据?(以朋友圈文章为例,开放式)
1.内容分类导航上:如果点击搜索,出来的提示分类导航是“一周朋友圈精选”,“朋友分享的音乐”。我觉得一般搜索朋友圈发生的场景应该是在寻找自己之前所看过的朋友圈的文章或者分享的消息或者听过的音乐,因为朋友圈的内容过多,一条一条不容易找到,所以出现的一个搜索导航内容。将自己搜索的内容进行两大分类,这也是一个搜索范围缩小,加快用户搜索到满意结果的一个设计。
2.搜索内容自动匹配结果:当出现一个字就匹配一个字。方便用户操作,如果出现可以快速选择结果。减少搜索过程的时间消耗,提高用户体验。
2.排序:
(1)搜索的内容是“很喜欢”:结果是含有“喜欢”的同学的相离自己最近的日期为第一条,第二条是时间往后的含有“很喜欢”,以及后面的是含有“喜欢”或者“很”的内容。
搜索规则:将自己的搜索内容进行分词,如果含有自己的搜索内容的词语按照时间排序来显示。
排序规则:时间>内容覆盖率,只要含有中间的词语就会出现。(后面验证是因为自己搜索的内容太少!!)
(2)搜索内容“我很喜欢你”:结果第一条是朋友圈昨天发的含有“喜欢”的消息,但是在所发的文章的链接中,包含“我”,“你”。但是没有含有“很”,也没有包含搜索第一个“很喜欢”出现的结果。所以我不知道搜索结果所包含搜索内容的边界覆盖率(匹配度)是多少?但是个人估计(不低于50%)
此时的排序规则:大于边界搜索覆盖率>时间>不存在朋友圈
不存在朋友圈的内容:排在第二的是音乐“我很喜欢你”推荐——小说“我喜欢你很久了”——搜索相关公众号——“我很喜欢你“”相关文章列表(与微信公众号的功能有关)
这个类别排序应该是按照一般人们的搜索频率,也有可能和用户的使用记录有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朋友圈的内容不存在的情况下的推荐,不是按照时间,应该是按照覆盖率100%以及内容吻合度最好为首要排序条件:在推荐的文章中,出现第一的是“我很喜欢你,像春风十里,都不如你”并且文章内容对于“我很喜欢你的”覆盖率以及出现的频率完胜其他几篇文章。
此时的排序规则:内容匹配度>大于边界搜索覆盖率>时间(当然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文章在网络中的权重,也就是它的频率、权威等重要信息,例如TF-IDF).
补充说明:
竞价排名一定会存在,但是我自己搜索例子还不能说明这个情况。
广告联盟。结合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广点通,在文章搜索的结果页,接入腾讯广点通,让广告实时内嵌在文章内。也不清楚机制和重要程度。
3、“+”号出现的下拉菜单中,为什么收付款在最下面?
1.互联网金融的大趋势和战略定位。从微信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到后来扩充互联网金融这一块的努力是很显而易见的。当初用春节摇一摇红包和发红包,将微信和用户账户的绑定开始了金融领域的涉及,但是要想取代或者和支付宝的线下支付相比,还要做出更多的努力。这个在如此特殊的地位将收付款放出来,就说明了微信在此的战略目标定位。
2.位置:放在这个位置,当单手拿手机,并且后面食指放在机身背后的指纹解锁的时候,单手操作时,右手大拇指可以以最舒服的状态操作。可以使用户更易获取,易操作,从而增加使用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