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吃桃的月份,前段时间连续吃到朋友从湖北寄来的自己家种的桃子,有黄桃、雪桃之分,雪桃是红白相间的颜色,黄桃则散发着淡黄色,看表面都是没熟透的样子,但削皮后吃都特别的香甜。放几日后,桃皮可以整个剥掉,这就是熟透的桃子了,吃起来也更加软儒。
这带着家乡味儿的桃子我小时候在姥爷家吃到过,他自己种了一小片桃林,加起来也不过十数棵,可对于小时候的来说,那片桃林特别的大,每一棵树都有它不同的乐趣和姿态。
姥爷的家建在一个半山坡上,坡度平缓的地方建了房子。房子带着一个大院落,里面种满了姥爷从山里挖来的兰花草、栀子花之类的开花植物。房子右边是一片竹林,左边是一株高大的板栗树,板栗树后面都是一些更高大的树木。再往前走,拐一个弯,就到了后山,这里的坡度相对较急,坡底就种着这十几棵桃树。
每年春天,整片山坡都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仿佛仙境般轻柔美丽。走近细看,粉色的桃花瓣随风飘散,地上已经铺满了一层桃花。孩子们就在桃林里打闹嬉戏,那时候我们还不太懂美,但对这盛开的桃林却尤其钟爱,那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最美的风景了。
花瓣落尽后,桃树开始抽出嫩绿的新芽,没几日功夫,整个桃林又全部换上了绿色的衣裳。这时很多植物还是光秃秃的树干,所以这一片绿又特别的惹眼。
慢慢的桃树开始结出很小的果实,我们盼啊盼啊,总算等到了桃子变红的那一天,迫不及待摘下一个来吃,略微带着苦涩,还没熟透呢。姥爷让我们不要心急,再过一周,保准吃上甜甜的桃子。
一周后的周末,我又随父母去姥爷家过周末,桌上已经摆着一盘粉红的桃子了,水灵灵的,我抓起一个就吃,果真甜滋滋的。那种味道太令人难忘了,比外面买来的所有水果都要好吃。
整个夏天我都去桃林寻找成熟的桃子吃,直到敲下最后一个还是不满足。地上还掉落了好些熟透的烂桃,蚂蚁们忙着搬来搬去,甚至沿着树干爬到了树干上。
桃子全部落光后,姥爷开始修剪枝丫,说是为了来年长得更好。桃树在姥爷的照顾下,从一片小树林长成了一片大桃林,桃子的个头也越来越大。
离开家上学后,我再也没有吃到过姥爷种的桃子,外面买的桃子也吃不出想吃的味道。前些年回家故地重游,姥爷已经搬离了老宅,桃树也长成了老树,显示出枯败的迹象。姥爷说桃树不行了,以后再也结不出好吃的桃子了。
如今再吃到小时候的味道,我感觉很感动。童年时候,吃很多食物都有很强的满足感,现在失去了很多这种欣喜。偶尔吃到的满足,也还是在回忆小时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