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走过一所小学,经常看到小学生背着书包,往学校里走去。学校门口,会有几个老师每天站在学校大门口迎接学生。本来,学生到校,老师迎接是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但实际上却非如此。老师们站在大门口一侧,学生们走到门口,并不是转向老师鞠躬问好,而是依然朝前,并没有看侧面的老师,鞠躬,说了句:“老师好!”然后就跑向教室了。而那几位老师有两个一直在聊天,还有一位一直低头看手机,都没对学生正眼看过。于是学生不情愿问好,老师不情愿迎接学生,很不协调。
学生为什么不心甘情愿地向老师鞠躬问好?我猜不全是学生的问题,大部分可能来自于老师的漠然。如果老师热情地用目光迎接每一位到来的学生,热情地向学生问好,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到来的学生身上,学生自然也会重视对老师的尊重。
影射到管理上,让我想到了管理者对员工的重视与回应,是非常重要的。
试想一下,如果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效果不予以关注,不做出积极的反映,那么员工也会渐渐淡化积极性,于是就会出现各类矛盾。
当员工出现问题时,管理者应积极应对,哪怕批评,也比没有任何回应要好;当员工工作有成绩、有亮点时,要积极地予以肯定;当员工提出意见及建议时,不管提得好或不好,都要认真地给予回应;当员工个人出现大事,比如婚丧嫁娶等,都要及时地关注到。管理者与下属的互动,会形成积极的团队氛围,员工也会更积极地对待工作。
同时还有一种情况,下属有时对工作或公司的不满或受到某种委屈时,管理者一定不要认为这类事情因自己也无能为力而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如果这样做了,可能会出问题。有时做一个倾听者就行,让员工感觉你在重视、关注此事,重视他的情绪,就行了,当他发泄完后,可能就没事了。
管理,有时很简单,不要想得太过复杂了,只要用心关注到对方、尊重及重视到对方就可以了,而不是刻意地去理论谁对谁错,说服对方。
管理者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即我是对的,或者你是错的。如果管理者一旦进入了对错纠结中,那注定就是输家,员工也会因此而离开。管理者不一定要满足员工,不一定非得要说服对方,只要我们关注到员工内心,关注到员工的情绪了,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