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说到成功的要素,很多人就会想到“1万小时定律”,这个概念出自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一书,说的是不管在任何领域,一个人想要进入优秀的行列,必须要经过一万小时的学习。
这个概念流行得实在是太广,以至于掩盖了这个概念的研究出处和真正的结论。
那么“一万小时定律”是怎么推理出来的?它是不是成功的前提条件?这个实验真正的结论有是什么?
如果你想获得上述问题的答案,就来读一下今天我推荐的《刻意练习》,作者就是实施了“1万小时定律”实验的艾利克森。
接下来的文章,我来跟你介绍书中的重要内容,希望对你也有所启发。
01 一万小时定律并不存在
艾利克森曾对音乐学院的学生做过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三组,1组的学生音乐资质和潜力最佳,其次为2组,最差为3组。到了20岁的时候,第一组的学生练习时候超过1万小时,而第2、3组的练习时间分别是8000和4000小时。
在这个实验当中,艾利克森强调的并非是练习时长,而是刻意练习这个重要概念。
重要的是,在心理学领域,从来不存在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
为什么貌似看起来很有道理的1万小时定律却不被承认呢?
这里存在3个原因。
1、练习时间长度并非是确定的。
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和练习时间是不一致的,有些并不需要那么长。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艾利克森训练一名普通大学生成为记忆专家,从一次能够记住8个数字,到一次能记住40个数字,仅仅需要2年的时间。
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演员,3、4年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就能达到了,而要成为一名杰出的钢琴家、芭蕾舞演员,最少都需要5、6年的时间。
[if !supportLists]2、[endif]练习时间长短和成果并无关系。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就非常多,废寝忘食的学习未必能在考试取得好结果,天天加班的人未必产出高于其他人。
而会学会玩的反而成为学霸,例如谷爱凌,她的时间也不是完全花在训练上,但是短短几年却比其他更厉害.
艾利克森通过实验,想说明的是,机械的学习,即便花了1万小时,也不会造就天才。
02 刻意练习的本质是长时工作记忆
人的记忆功能分为长时工作记忆和短时记忆,有叫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人在短时间内对信息的存储和处理能力,也称为工作记忆。
例如说,明天在电话里跟你报一个号码,你当下能记住,但是过了几分钟,可能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一种记忆。
与短时记忆相比,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大,可以认为是没有限度的,它保存的信息可以超过一分钟,甚至终身不忘,而且信息是以有组织的状态被储存起来的。
就好像一个人可能记不住去年工作中的细节,但对小学时背的诗和中学时学过的公式却等你做到记忆犹新。
例如我至今还能全文背诵《木兰诗》,我还见过有人能把《桃花源记》、《出师表》倒背如流的。
长时工作记忆是区分卓越者和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处于中上水平的人,他们都拥有容量更大的长时工作记忆。
这也正是刻意练习的指向和本质。
刻意练习的目的就在于针对容易被疏漏、被误解,掌握不好的地方多做练习,反复打磨,从而使得这部分的内容得以了如指掌和应用。
03 刻意练习提高心理表征的质量和数量
《刻意练习》中提到另一重要的概念:心理表征。
什么是心里表征,按照书里的解释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认识事情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举个例子,当你听到刘德华的“恭喜你发财”,脑海里立刻回出现四川红彤彤的超市的景象,又或者一些人地方的人听到豆花,想到的就是豆花上撒着白砂糖,而另一个地方的人则想的豆花上堆满了榨菜葱花油炸黄豆。
那么心理表征跟刻意练习是什么关系?
用乒乓球距离。
一个业余乒乓球手发球的力度、角度、速度肯定都不如专业球手,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他发球的时候,是凭感觉或者凭运气,因为他的大脑还没有形成针对于发球的心理表征。
而经过专业训练后,即刻意练习后,他在发球的时候,就能清晰地调用大脑里的心理表征。于是就发出自己心中想要的球,还能根据对方的位置方向、击球的动作,快速地做出反应。
刻意练习能够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让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解决成为可能,使得人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各种能力,让自己表现卓越。
《刻意练习》没有单纯的用时间堆砌成果,而是告诉读者,练习固然重要,但是练习的目标、方法和反馈更重要,这才是让人进步,走向卓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