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4年的最后一天了。好像应该写一些什么来总结一下这一整年?2024年我30岁了,所谓而立之年,似乎没感觉什么不同。
1月回了重庆,这是来读研期间第1次回重庆,好像也并没有特别的想念,在下飞机以后依然有一定的熟悉感觉,觉得什么都没有变。见了好久没有见到的朋友,故地重游,似乎对重庆也并没有那么的眷恋,又好像不管在任何一个城市生活都没有太大区别。重庆冬天的空气质量非常差,回来将近一个月就没有见到几天阳光,后来在查询全国日照量的时候,重庆的日晒时间也是排名倒数的,据说长期不晒阳光会更容易抑郁,我的确觉得在重庆很难看到像在闽南地区的那样的天空,开阔、湛蓝。原打算毕业去成都生活,但看到更差的空气质量,直接把这个选项否定掉了。最近看的一本书里也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说,这世界上许多美好的事物其实是免费的,比如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所以还是希望能在一个有条件享受更多免费的美好的事物的地方生活吧。
过完了年就赶紧回到了漳州。一个月不见,三只猫都胖了很多,因为吃自助餐,房东没有办法给他们一天喂几次,所以就做了一个可以让他们自助吃饭的装置,这也导致了之后蓝皮的不幸吧,肥胖会增加心肌肥厚,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后来控制饮食了,也没瘦下来。
正月初九去看了一个很盛大的仪式拜天宫,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猪和羊,一排一排浩浩荡荡。被闽南的祭祀文化深深震撼了。或许还有机会再见一次。
回重庆一趟,终于把两年前报名的摩托车增驾搞定了,回漳州了就租了辆摩托,骑着摩托去了东山岛。直接骑了趟长途,对跨骑去魅,要是买摩托,还是得踏板,vespa和姜戈都很喜欢,但出了重庆,似乎没那么摩托友好,各种禁摩,哎。
日子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过着,没有了课,也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对于自己的论文并没有太多想法,开题以后就那么摆着,好像要用很长的时间去写论文,并不是我想做的事情,所以就没心没肺的享受生活,买菜做饭练瑜伽画画。
5月份去福州考了个教师资格证面试。与其说是为了去考试顺便玩,不如说是到福州玩,顺便考了个试,从进入考场到考试结束,总共也就一个多小时,运气比较好,抽签的号数靠前。考完就离开考场开始在福州的大街小巷转悠。去了人潮汹涌的三坊七巷、略显落寞的上下杭,爬了鼓山,走了福道。虽然准备考试是临时抱佛脚,但最后面试也顺利通过了。
6月去了青海湖环湖骑行,那是在21年初骑完海南岛之后就立下的flag,没想到一晃三年就过去了,中间其实有几次也想要过去,由于疫情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放弃过两次。终究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或者说低估了青海湖的海拔。也是啊,当年在香格里拉的一个寺庙有一个巨大的转经筒,要转三圈或者三的倍数那么多圈才可以,众人合力三圈转下来我就已经头晕眼花需要吸氧了,而这一次也不出意外的高反了,上吐下泻,吸了一整瓶氧气,第2天就不敢再强撑,下午骑不动了,妥协做保障车,最后一天也想要自己骑完全程,但是我实在是太慢了,需要返程去西宁,因此也坐了保障车。
西宁是个挺不错的城市,虽然是一个省会城市,但一点也不喧嚣,各种各样的清真餐厅,干净卫生整洁。吃了很多的羊肉,惊叹于这里肉价实惠,至今想到了吃过的羊排还会流口水,我那么喜欢吃肉,这里的牛肉羊肉又好吃又便宜,倒真的让我挺想在这生活了。最后在兰州也待了一天一夜,兰州显得繁华多了,看到了黄河,这好像是我第一次见到黄河,河面很宽,河水确实很浑黄,跟长江很不一样。就是在兰州那晚,收到了蓝皮去世的噩耗。在酒店里泪停不下来,为什么就不能等我们回来了,看我们一眼再走呢。我很多次的悔恨,为什么我要那么贪玩?如果早一天回去的话,他发病的时候及时送他去医院,不会他就能够活下来。今天读了蔡崇达《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也想当蓝皮,里面有一只猫的故事,读的时候让我也陷入了回忆,并且在故事里的黑咪去世的时候,哭得不能自持,又一次怪自己。蓝皮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亲人离世的缺失感,虽然相处时间不过7个多月,真不敢想黑皮橘皮终有一天也会离开我,就像书里的那些小动物们。不过人总是需要面临生离死别的。
7月份去了泉州市的精神卫生中心见习。也算是解锁了,非常奇特的人生体验,住精神病院,就住在开放病房。未来应该是没有什么机会能在精神病院工作的,但后面读了一本书,叫《我在精神病院种蘑菇》,结合见习的经历,对于精神病院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罗翔老师说过你判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我觉得在精神卫生中心工作的医生,也不是诊断的病情,而是别人的人生。这个社会对于精神疾病依然讳莫如深,病例上不仅是病情,还是未来。虽然精神卫生中心所处的地方远离市区,在洛江,但是夏季太阳落山以后的天空是千变万化,晚风是凉爽又夹杂着海水的味道的,如果想的话不用太久就能到达海边,我还挺喜欢这儿的。每天吃过饭的乐趣就是散步看天空变化。好像日子这么一天天重复着过下去也未尝不可,只要伙食能够改进。
回来以后不咸不淡的设计实验做实验,迟迟的不想要开始写论文,我这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写着,进入12月,才开始有紧迫感。就在昨晚喝,在吃饭,发现我有一个重大的统计错误,意味着我这一个部分都要推倒重来。绝望啊绝望!苍天啊,大地啊,多么希望时间静止,真的觉得进入30岁以后的时光流逝得更快了。忘记哪本书看的,这是因为一天在你生命里的比例越来越小,所以随着年岁增长,只会觉得时间流逝愈快。
2025年只有一个愿望:如期顺利毕业。2025年也注定会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年份,不确定去哪里,是不落窠臼四处流浪,还是循规蹈矩朝九晚五。到时候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