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临近:人与机器以计算作为桥梁则生命相通。
在早晚班地铁里一个多月的时间将这本奇点临近终于看完了,后来感觉不仅脖子出问题,脑子也出问题了,正经地谈谈这本书。
奇点,在数学上是指Y=1/X曲线上X=0的点,这个点在我所学的数学上没有意义,对我也没什么意思,是数学的禁区,但是在作者看来这个点是人文与科学的交点,是时代的爆发点,也是终结点。
作者主要想讨论的是一个理论和三个领域的趋势,加速回归定律、范式变迁和指数增长是作者做出预测的理论基础,本书大半部分都是在讨论这三个名词,通过对科学发展史的归纳总结,举出大量的数据详实严谨的论证了科学的加速发展过程,提出科学技术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发展;其次就是GNR这三个领域的大胆的预测,物种遗传、纳米技术和机器人的在我们未来生活中将扮演的角色,以及对我们生活可能带来的巨大变化,最后作者通过与未来的对话完成自我拷问和心理博弈,得出一个惊人惊鬼神的结论,以上是我看完本书后脑子还剩余的东西。
The Singularity Is Near: When Humans Transcend Biology——Ray Kurzwei
Abstrct:时代跨入21世纪的门槛,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兴技术和快速扩张的工业文明,面对这些改变时候,我们依然表现出麻木和迟钝,只能在时代的浪潮下蝼蚁偷生,理解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准确的预测其走向成为当时社会不可或缺的研究课题。作者站在牛顿所代表的科学的肩膀上,从历史的高度去分析整个科学过程和人类社会范式的变化,总结出加速回归定律和指数增长的基本理论,基于该理论详细的分析这边变化给我们可能带来的巨变和毁灭,在奇点到来之前我们无所作为,奇点之后我们什么也不用做,此时机器将通过人工智能完成自我的升级,超越人类本身,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鉴于本书读得比较零散,开启碎片分析模式。
加速回归定律:这是这本书最重要的理论,通俗地说就是关键事件总是以日益加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同时不断的得到正反馈,然后以更快的加速度向前发展。我们首先应该理解范式的生命周期,每一个范式的发展都会遵从三个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将这个阶段的熟练度和时间画图,就是一个S曲线,那么我们在讨论更长的时间时,这个时间中就包含无数个这样的S型曲线,这样的联级S型曲线组成了指数增长趋势,审视整个历史纪元,可以发现他们只是不断加速进程中的一个部分,生命形式进化的第一步,也就是原始带有遗传信息细胞的出现花费了几十亿年,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时期,生物模式的变化也需要千万年,然后经过数百万年的时间就产生了类人生物,而后的几万年内就出现了现代人类,随着能够创造技术的物种的出现,通过DNA进行大量的蛋白合成,进化过程将会更快。这只是这本书中的一个小例子,作者在论证这个观点时引用了大量的事实依据。从这个角度看加速回归定律是一个不断的增加秩序的熵减过程,不断的增加复杂度去记录和操作信息,不过似乎违背了我们熟知的热力学熵增定律,但是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在更加宏大的系统中,这并不是一个封闭系统,将整个社会发展过程看成一个开放系统,其中的无序产生多样的选择,从这些选择开始,进化过程不断的否定自身的选择,创造更加合理的秩序。这也就是作者理解整个问题所站的高度,他从一个更加宏大的宇宙观出发,在一个足够的开放系统里去进行讨论,然后将这种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加速回归定律应用到技术发展中,同样可以得到技术的更替速度正在不断的加快,而且这个趋势已经超过了我们所看到的线性变化,因为在指数增长的初期,确实很类似于线性变化,但是从作者的观点来看,其实当前社会的技术发展已经远远的超过了线性变化,只是普罗大众还没与认识到这样一个改变,仍然习惯以线性的历史观去看待社会的迁移过程。作者用非常警惕性的话语警示众人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要有危机感,否则人类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必将被淘汰。
GNR革命:我认为这是作者通过本书最想说的话,说得更加直白一点,这是作者的目的,其核心问题谁将作为这个世界的继承者,作者认为通过GNR革命,机器将具有智慧并且取代人类成为世界的新主人,而我们正在创造这个过程,并且在加速这个结果的到来。
基因技术,纳米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成熟是第五个纪元的主要特征,也是奇点到来的开端。所有生命的奇迹和病痛都是信息的处理过程,将人类的基因组看成有序的二进制代码,大约有8亿字节的数据信息,这个信息量是完全可以处理,甚至通过目前的压缩技术去除冗余后,只剩下一亿左右的信息,这个更加容易操作,相当于目前使用软件的平均规模,我们的大脑作为这段代码的承载体,而氨基酸作为这段代码的执行体,这样我们就和机器等同,当机器拥有这段人类的执行代码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完全可以碾压人类自身。源于正是这样的一个机器思维,作者认为人类看似平常的生老病死应该是阻挡人类进步的障碍,这些应该是我们不断需要克服的困难,并且作者在书中也通过他自身的例子来论证其可能性,特别是他通过测量自己的生命体征所表现的生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差别的不断增大,他觉得完全有可能克服这个困难,只是我们还做的不够。作者的机器思维确实值得我们考量,当一切变得程式化的时候,我们只要不断的消除其中的BUG就可以是程序不断的执行,甚至是循环往复。那么当机器执行人类代码时,这些对于人类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于机器来说就不再成为问题,他们自身的智能将无限制的发展下去。当然,本书作者同样指出了更多的依据去证实自己的论点,包括无聊的克隆人技术,基因组编程技术等。
如果说基因技术是信息和生物世界的结合,那么纳米技术就是信息和物理世界的交汇。在作者将纳米技术看做是重组世界的可能性工具,这个尺度也同样符合作者提出的加速回归定律,因为人类使用工具的尺寸确实是不断的减小,精度更是不断的增大,使用纳米技术去操控原子和分子将同样带来这个世界的巨变,即奇点到来。显然,作者的预测是乐观的,但是从他的理论出发,这种预测却不可避免,即奇点到来的不可避免。
机器人是一种更强的人工智能,它和人类的差别在于复杂度的不同,但是当机器的复杂度超越了一个临界值时,这种存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使我们惊讶,但是从一定的角度来讲,他们只是人类智能的载体,因为人类大脑的有限,那么更多的智能需要一个载体,智能需要一个具体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去影响世界,这样看也许机器承载更多的是人类的使命。但是我们也许小看了机器的智能,这种智能体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不知道要甩人类多少条高速公路,人类作为一种非增强型的生物体,知识的习得和获取能力都是及其低下的,但是机器确是以共享型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和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快速而轻松的方式来存储,计算这些信息,其处理能力使我们不敢想象,所以在奇点之后,人类作为史前生物一部分陈列在博物馆,甚至都不需要博物馆,就是一段随处可以下载的二进制代码。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说明这样的情况的可能性之大,包括遗传算法的精进和逻辑树的分析,还有无聊的人类和机器的象棋大战,虽然作者不是很赞同智能失控的观点,但是智能失控确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当然,本书如果仅仅只有这些内容,就不能称为思维方法论启示书了,其中大量的严谨而独特的论证方法,思维的层级变化过程和衍生的多向维度使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更多的可能性,使我们对待社会的发展过程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同时又能保持一个较为淡定的态度,并且不断地去创造和发展一个更加智能和新奇的非人类世界,可能是这种幻想使我们能够在这样一堆无聊的循环往复的论证中依然保持阅读的兴趣,书中还有一部分是作者关于未来世界的可能性思考,其中包括大量的来自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批评以及作者的一一回应,正是这种辩论的过程增加了阅读的画面感,哈哈,非常喜欢这样的作品,天马行空却一本正经的态度。
如果和三体联系起来,这个可以说是三体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