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0年,一个男婴出生在汉武帝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府里,他的母亲卫少儿是公主府里的女仆,父亲则是平阳县一个地位卑微的官员,他们给这个羸弱的婴儿起名霍去病。此时刘彻登上皇位已经二年了,看上去霍去病与皇帝的命运似乎不会有任何交集,但16年之后,就是这个霍去病肩负起了汉帝国打败匈奴人的使命。
公元前124年,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汉武帝在他的爱将卫青陪同下来到羽林营视察,此时,汉帝国与匈奴都在紧张备战,伺机发起更大规模的战役。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训练有素的职业军官,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指挥军士进行格斗训练的少年军官霍去病身上,这个出生在平阳公主府普通女佣家的婴儿,原本命运普普通通,但机遇很快就悄然降临,由于他的姨母卫子夫被汉武帝召入宫中并成为皇后,霍去病也从仆人的儿子瞬间变成了汉帝国的皇室成员,而他的舅舅正是汉帝国的高级军事将领卫青。尽管前程似锦的霍去病可以享受宫廷的奢华生活,但他却偏偏喜欢舞刀弄枪,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关于厉兵秣马的风云战事和帝国战略,他酷爱军事也喜欢骑射,每天跟着舅舅厮混在羽林营中摸爬滚打。汉武帝十分喜爱自己这个勇猛彪悍的外甥,在看过霍去病的训练之后,汉武帝提出要霍去病要向古人学习,熟读兵法的建议,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霍去病却和刘彻争辩说,打仗应该随机应变,光学古时候的兵法是没有用的,霍去病犀利、敏锐的思维方式让汉武帝感到后生可畏。
就在这时,汉帝国与匈奴的殊死搏斗仍在持续进行,匈奴每年侵扰汉朝的边境,杀掠汉朝的官员和百姓,汉帝国的国力历经了从汉高祖刘邦到文景之治的几十年积累,已达到最鼎盛的时期,面对匈奴的不断骚扰与挑衅,汉武帝终于下定了全面反击的决心。从公元前129年开始,他先后发动了几次战役,解除了匈奴对汉都城长安的威胁,而张骞带回的关于河西走廊及广阔西域的信息,极大地激发了汉武帝向西拓展和打败匈奴人的决心。
汉武帝刘彻知道,汉匈之间的战争是极其特殊的,河西走廊远离交通线与人口稠密地区,很难及时得到来自后方的补给,更何况拥有强大骑兵的匈奴人,作战方式灵活多变,突然性强,这让习惯两军对垒的汉帝国军队防不胜防。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率十万大军与匈奴单于主力对决,17岁的霍去病,以骠姚校尉的军阶随队出征,在其中的一次战役中,卫青所率主力部队伤亡惨重,但初出茅庐的霍去病却率领八百骑兵孤军深入,立下战功。这次战役引起汉武帝的高度关注,他赐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年少轻狂,冲动骁勇的霍去病没有任何实战经验束缚,更不按常理出牌,这个皇家年轻军官所采用的轻骑兵快速突袭的战术,正是汉武帝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