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晚上,闺女的几个好朋友来我家玩儿,于是我想起了我的作业-组织一次小游戏。
我提议咱们玩"谁是卧底"怎么样?四个女同学齐刷刷的看着我,说"好呀!阿姨谁出题呀?"我说"我出题!我在四张小纸条上分别写上题目,你们来抽签决定自己的题目,其中有一个人的题目跟其她三人不同,我们要找出卧底,而卧底的任务就是要会学隐藏自己,别暴露,最后卧底没有被指认出来,卧底就获胜了,反之平民获胜。""阿姨!咱们要不再来个白板吧!""阿姨!不!来两个白板吧!"我说"呀!一听你们都是高手呀!还知道白板,厉害!"其中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小姑娘说"阿姨,什么是白板呀?"没等我解释,另一个小姑娘急忙说"白板就是啥都没有,是空的,自己瞎编,就是纯属捣乱的!哈哈"看着提出疑问的孩子不太理解的眼神,我说那还是算了,咱们这次玩儿就不要白板了,等下一次人多的时候咱们再加上白板,孩子们一致同意。
我便从抽屉里找来了笔和纸,首先把纸裁成很小的四个纸条,快速写下了题目:3个(内裤),1个(泳裤),我觉得我出的题目有点儿简单。先让孩子们从我手里随机抽题目,她们抽完题目,需要给我看一下,作为主持人我需要知道谁是卧底。
游戏正式开始了,我宣布:从我的右手边开始往左依次描述自己抽到的题目,不能重复。A先描述:是一种穿的;B描述:比较短;C描述: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穿;D描述:什么布料都有。孩子们放弃了第一轮的选人,于是开始第二轮的描述。A描述:款式多种多样。B描述:海边穿的!
此时其他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B是卧底,因为她们都猜出来了,B的题目是泳裤,她们自己手里的题目都是内裤。
虽然一轮游戏前后没有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孩子们都很兴奋,接下来,孩子们自发的轮流出题,让我加入其中,我们又玩了两组:3个(米线),1个(螺蛳粉);猜人名:3个(陈思羽),1个(董子墨)。这个过程,孩子们都有说有笑的,绞尽脑汁的在思考和描述,既能描述题目又不被人发现自己的题目,确实有趣,很好玩儿。
最后总结发表感想时,我闺女总结说玩这个游戏的秘诀就在于:如何认真的听别人说,在她人描述的过程中发现敌人(卧底)和朋友,当发现谁是卧底时就尽量避免去描述卧底的题目,尽量说共性!另一个孩子总结说,就往大的方向说,不怕范围大。对对!就怕描述的太准确,一下别人就猜出来了,就不好玩儿了!又一个说:必须好好观察每个人的表情,其实有的时候表情已经出卖了一个人!哈哈,游戏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愉快的结束了,特别欢乐的周末结束了!准备迎接下周一的线下开学喽!
作为主持人最大的收获就是:作为主持人必须清楚游戏规则,不能让人钻空子。谁是卧底这个游戏真的是很锻炼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逻辑推理能力,我以后一定多收集素材,找这种逻辑推理能力强的游戏,特别符合12岁左右孩子的发展需求,跟孩子们一起玩耍!在游戏中不仅能联络感情还能涨知识!一举多得!
谁是卧底的游戏规则如下:
1、比如,在场一共有7名玩家,那么其中的6名玩家都拿的是同样的词语,而只有1名玩家拿到的词语是不同的,这名玩家就是属于卧底。
2、每位玩家每轮需要用自己的话去描述一下自己手中的词语(不能够直接说出词语),但是与此同时要提醒“同胞”,自己不是卧底,而卧底则要尽快的注意自己就是卧底,并且想尽一切办法隐藏住自己卧底的身份。
3、每轮描述完毕之后,7个人分别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卧底,票数最多的人就出局,如果卧底存活到最后三人的话则卧底获胜,反之,则其他人获胜。
拓展
谁是卧底这款游戏算是比较火爆的一款游戏,我们在私人聚会中就能够去玩耍这款游戏,而且也非常有意思。实际上说简单一点,谁是卧底这款游戏就是一个比拼语言表述能力、知识面与想象力的游戏,玩家如果陈述能力不好的话,即便是平民玩家,也会被当作是卧底,最后被冤死投出去。
而拿到卧底牌子的玩家,则更需要谨慎小心,因为如果稍不注意的话很有可能就把自己给暴露出去了,所以说谁是卧底是很能够考验玩家们语言能力和应变能力的一款游戏。
强烈推荐大家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