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心心念念的妖猫传终于看完了,中间断了几次,不过大致没有影响观影的流畅性。看之前就看过一些影评,说是叙事逻辑不够严谨。拍片筹备花了以年计数的单位,而下评论却是几分钟的事。这不禁让我惶恐,以我仅看一次得体验不足一判断它的结构、逻辑是否严丝合缝,服话道具是否合乎历史。
只是就我的微末观感来说,从一开始的美人回眸,它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美人裸露的肌肤,脖颈的红色纹身,在荡漾的绿色水边,木质的桥上,散发着丰腴温润的质感,好似裹着温厚的暖玉让我心旌动摇。那一回头的转眸,乌发凌簇于双鬓,就让我心神沉浸在了电影中。
借着妖猫的行迹,空海和白居易的携手,三十年前的盛况,美且倦怠的贵妃出现在了画面里,还有那对飞扬跳脱少年心性的白鹤。让我沉入其中的不是贵妃之死的真相,而是流动其中的灵魂。
但凡电影,艺术化的电影,传达的不仅是表象的故事,更是抽象化的意境,恰似画龙点睛的那一笔,为所有的东西提升了质感,具象不在有形而化为无迹的意贯穿始终。这部剧里我看到的就是也有也无。
“不用还了,不就是也有也无吗”那一刻的贵妃是快乐的,她的眉眼悦动起来为白龙那一句也有也无触动心怀,“你的长恨歌呢,里面没有白龙啊”“因为那就是白龙的”那一刻的白居易是开怀的,不在纠长恨歌下的皮囊是否属实,“我从不曾离开你”,最后看着贵妃的白龙是释然的,有白鹤展翅于空,贵妃的美已是永恒,执着于生变得也有也无。从拿起到放下,从执着到看破,也有也无。
不同的人,不同早晚得看破也有也无,不同程度得也有也无。贵妃从始至终都懂,因为懂所以眉眼得倦怠挥之不去,好像繁华后的荼蘼,可见的苍凉,可预判的命运。所以她珍惜一点一滴的好,都想报答,一时一刻的好,也心怀感动。留下金钿给白鹤少年,懂得阿部未说的话。尸解之法,明知是假也不做逶迤之态,自己不过是帝国繁华时的表征,颓落时的累赘,这一场生也有也无。白龙后来才懂,开始不过知道自己的幻术,落在自己眼里可有可无。愤于自己的身世,愤于不愿对这样美的贵妃言有不实。为心中的美,郁郁孤愤舍身附灵守着自己知道无望的希望,待到生命尽头看到头顶的白鹤,恍然如昔日极乐之宴,如自己曾少年朗言的也有也无,这一场对贵妃的执念终得归属。而空海,乐天也由此了然,也有也无却才是无上之秘。
我们未曾攀登过山,我们听别人说山,那山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奇石嶙峋或遍被植草,可是那都掩盖不了这是山的事实。而具体怎样,还是要自己踏足一座山,或两座百座而后知山有百态,言有无尽。重要的是,它们都有山的意思,有高于平面的势差,有起伏甚大的曲线。然而势差起伏如何,才是山百态的原因。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到自己心中的山就好,得其意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