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相信箫是有灵魂的。他隐藏在细细的竹节间,吹奏时又会随箫声飘然起舞。
做为箫的前身,一定是一竿不同寻常的竹子。“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在一片茫茫竹海中,它是一位隐士,象垂钓于渭水河畔的姜尚。但又没有他的那种功利心。他等待的是一位真正能懂他的人,他要借助一双慧眼来开启他的另一段人生辉煌。
它等待着,春去秋来,寒暑几易。终于有一天,一双粗糙的手轻轻握住了它坚实的身体。站在它面前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一脸憔悴,但仍掩饰不住眼中那发现宝藏般的惊喜。中年汉子是位制作箫笛的匠人,祖传的手艺。它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从此改变了。尽管锋利的斧头闪着寒光,它知道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付出代价,这点痛苦算什么呢?它心底里甚至渴望以这种方式来完结自己的前生。生命不断地徒长如果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岂不枉此一生?
那双如闪电般明亮的眸子在它身上停留了很长时间。象是读懂了他的心事,寒光闪动,痛苦随之从脚跟升腾而起。但很快解脱的幸福代替了分离的痛苦,它知道,它终将走上另一段传奇人生。
重生的过程依然还是痛苦的,不断地抛弃,修理,打磨,试音,生活一点点精简;日子一天天过去。匠人一声不吭地忙碌着,没有丝毫表示。
仿佛是一个秋天的傍晚,它好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通身紫黑光亮,象极了那个中年人的眸子。当天晚上,匠人吹奏了一曲空谷跫音,便扬长而去,再无消息。
箫最后被一个屡试不第的书生收留下来。青灯古刹,他们相互安慰。仕途无望的时候,书生开起茶馆,摆茶摊听路人讲一些异闻趣事。于是,箫便走进了他的故事里,安静地为他铺排情节,渲染气氛。
很多年以后,我是在电视里见到他的。清冷的外表,内敛而高傲。吹奏者一袭黑衣,端坐在一把藤椅上,黑瘦,双目如炬,灼灼有神。象极了那个匠人。我不知道他吹的是什么曲调,但我听懂了箫的倾诉。它讲述的应该是它颠沛流离的一生。有屈原的绝望,贾谊的幽怨,苏轼的漂泊,李清照的愁肠。。。
直到现在,我再没有见过他。它隐藏于世象之外,或许这一生都不可能再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