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有赶工的感觉,没有了阅读之后解惑的兴奋,这是自己埋下的种子,自己就受着吧。虽然写完了一些收获与感受,依然有遗憾,还需要继续阅读本章,尝试从不同角度来解读本章的结构与内容。
-
四个收获
- 1、在借助其他书籍来阅读一本书之前,要先按照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的方式来完成阅读,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此时寻找外在的帮助,先独立完成,再去寻找帮助,避免出现过度依赖帮助的现象,无法独立阅读一本书。
- 2、对于导读和摘要的使用,一定要在自己独立完成阅读之后,再去使用这些信息,此时你会有一个独立的判断,导读说的对错与否,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这样才有助于你理解一本书。同样你是先有自己的体验,再去看别人的,可以相互印证,看看自己有什么遗漏的地方,查漏补缺。所以还是要先独立完成阅读体验,再去寻找一些外在的帮助。过分强调外界的帮助,会让自己失去主动性和独立性。
- 3、工具类的书使用前提是你要先进行思考,也就是说你要先进行独立阅读,产生问题,思考一下如何问一个明智的问题,在把这个问题向工具书提出,否则工具书无法给你答案,因为你自己都不知道要什么,工具书不能替你思考,
- 4、阅读前人的书有助于他对后人的书进行理解;读读原著,才有助于理解后人编写的各类解读式的书籍。此处又回到了独立阅读一本书的观点上,为了增加理解力,就要想办法进行独立的阅读,外界的一切助理都是帮助你来增加理解力,而不是去追求那些能够帮助你的知识。
-
三个感悟
- 1、作者将相关经验分为一般经验和独特经验,并向我们解释了两者的关系与区别,让我们对经验有了认识。在知道了这个基础概念之后,再去谈一些概念或者现象时就清晰很多。这种在讨论前澄清定义的做法在书中无处不在,学习这种讲述方法对于进行有效的沟通十分有益。
- 2、“一般经验是人类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经验”通过永澄的解读,才算理解这个一般经验的定义是什么,通过翻看原著才有了这样一个精确的理解,怪不得很多高手到提到看书要看原著,现在的翻译真是没法说。当发现有一些摸不到头脑的知识时,就要有探索精神,看看他是怎么来的,追本溯源,澄清疑问。
- 3、学到的知识和观念,就要尝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断的实践,不然学到手的东西会失效,会忘记,就像熊瞎子掰苞米一样,拿一个扔一个,永远没有积累,只能当瞎子了。
-
二个改变
- 1、带着获取信息的目的去看书评和各类感受,保持自己意识的警醒。
- 2、分类的思维无处不在,对自己的工作与学习内容不断的进行分类、归纳,先从单个分类上面去理解事务,不谋求第一次就全面的了解事务。
一个行动
尝试用总分的结构对一个知识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