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竹
不知什么原因,三年后,我又像刚学习写作一样,开始写豆腐块日更文了。
三年前的日更,渴望别人关注和点赞,关注的人少了就会垂头丧气,三年后的日更,或许强大了,或许自信了,你看或不看,与我关系不大。
在我看来,写作就像马拉松,开始有无尽的乐趣和力量,可以把从小到大好玩的有趣的事都写下来,又有那么多共同爱好写作的朋友们互相关注,每天比着赛日更,有时还一天写两篇随笔,真是玩得不亦乐乎。
可写着写着,一起从起点出发的写作者们越来越少,甚至很多人半路就上了救助车一走了之,连影子都不见了,这时自己的想法及琐事也全部掏空,孤身一人真的很难坚持,即便有个吧人时不时在路上跑着,有快有慢,也成了陌路之人。
坚持写作三年,就像马拉松跑到30多公里一样艰难,各种不爽瞬间蔓延全身,小我和大我始终在斗争,小我说:“干嘛一天没事给自己找事做,别人每天拿着手机刷微信,刷电影不是一样幸福吗?”大我说:“既然喜欢,那就坚持下去,要想让人高看一眼,就要有过人之处,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
记得当初竟然坚持日更一年半还多,虽然写了一些俗到家的文章,也正是那些没完没了地絮絮叨叨,才有今天的美好,也正因为以前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作品才被几千万人关注,而且,平时生活中,无论遇到陌生人还是经常见面的朋友,每每提起写作,都会对我竖起大拇指,说我是才女。
后来写着写着,每天的几百字豆腐块文发展到几千字的散文,写的多了,也就很难坚持日更了,因为像原来几百字的文章连自己都看不上眼,放弃日更后,惰性也就跟着肆意生长起来,由日更变成了周更,甚至达到只为了发表,不发表不写文。
那天随便翻看简书,发展长期有效的日更活动,我寻思了一会,还是点开了活动键,不知道为什么要日更,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更不知道三年后的日更有什么用,可还是去做了,也许是出于爱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