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冬至,大过“年”。冬至,是冬的尽头,春的开头。
冬至,开始“数九”,真正的寒冷就到来了。“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不记得哪位名人曾经说过这句话,应该是在冬至时节说的吧?
今天是冬至……
早晨六点半出去,在教室门口碰见班上的两名走读生――
“冷吗,路上?”
“骑车好冷的,尤其是耳朵冻得厉害。”
… …
走进教室,当时住校生到的并不多。
“宿舍里其他同学都起来了吗?”
“都起来了,很快就到。”
… …
每到周末,一般不要求学生按平时的钟点起床。希望他们能睡个好觉,以养足充沛的精力,来应对高三的紧张学习;储蓄充足的体力,有能力抵抗严冬的寒冷;唤起身体较强的免疫力,以抵御一波又一波袭来的感冒病毒。
饺子包好啦……
站在讲台上,一边环视着教室为数不多的学生,一边说:“今天是冬至,都记得吃饺子啊,吃了饺子不冻耳朵!”
一个走读的孩子笑道:“每年都吃饺子,可每年都冻耳朵。”
另一学生打趣:“那就是说,你每年吃的都是假饺子?”
… …
一位女生边翻书本边问:“老师,你包饺子了吗?让我们到你家吃吧!”
“呵呵,我打算去外面吃呢。”为了掩饰窘态,拿起板擦,边擦黑板边作答。
这个女生接着说:“同桌昨天说他想吃饺子了,还说今天一定要出去……”
“保安很严的,恐怕出不去……”
“在你家里吃,我们都不用出去了。”
“好的,没问题!”
“真的?说定了?我告诉他们啦?”
… …
笑而不语,噢,是不敢接话了。害怕画张饼却无法充饥,给孩子们徒留失望……
很快,孩子们到齐了。教室里响起朗朗的读书声……
饺子下锅喽……
下了早读,离开教室往回走。路上盘算着,今天应该有个安排,一定要让孩子们吃到饺子。
在家做?没任何物质与心理准备,连自己都打算出去吃呢。
去外面?门房的保安一定会恪守学校纪律,不允许孩子出去的。再说了,一个班的学生集体出校门,还真有点“招摇”了。
不然,先和保安沟通一下,万一放行呢?真的不行的话,再出去到饭店预定。
果然,门房保安很作难:冬至了,想吃饺子,能够理解;可是校规是道线,不可轻易逾越……
那就只好和饭店对接了。时间只能选在课间操,这个时间段较长,这个时间点人全。
要带饺子回来吃,“管饱”肯定是有难度了。转眼再想:只要能吃到,多少应该不重要。
尽管一向对数学不敏感,还是得在心里算一算:全班按30人的话,每斤饺子有60个,就来5斤,每人还能吃到10个饺子呢。这样,还行吧……
9:30,从家里带瓶老陈醋,骑上电动车去饭店;10点整,饺子分装10个袋子,顺便借饭店10只碗,30双筷子。
到教室后,孩子们真的是喜出望外……
简单布署一下:3个人就近结合,1袋饺子1只碗,碗里倒点老陈醋,拿上筷子――开吃!
教室里顿时弥漫着饺子的香味……
有孩子喊:老师,咱们一起吃吧!
嘿嘿,不用了,你们快吃啊!
喜欢看孩子们的笑脸,愿意与孩子们感受浓浓的暖意……
正陶醉着,一位可爱的女孩夹着一个饺子过来要喂我……
吃了一个饺子,便悄悄地退出来。
此刻,没有老师在,孩子们应该不很拘谨的… …
饺子装盘啦……
午饭时,与老公在外面边吃饺子边聊天,猜想着“冬至吃饺子”这个习俗的由来……
边吃边聊着,还是忍不住要翻看手机……微信群里的祝福语,不乏经典的话――
人生就像饺子。无论是被拖下水,扔下水,还是自己跳下水,一生中不蹚一次浑水,就不能算成熟……
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饺子皮上的褶皱……
人生中难免被狠狠捏一下、被开水烫一下、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没有经历,硬装成熟,总会有露馅的时候。所有的经历,都将是自己拥有的财富……
朋友家做的彩色饺子……
翻看朋友圈时,还有巧手晒出漂亮的彩色饺子!
漂亮的饺子,凝聚着浓浓的祝福―― 今天冬至
愿你三冬暖
愿你春不寒
愿你天黑有灯
下雨有伞
愿你路上有良人相伴
愿你无忧无疾百岁安生……
明年啊,自己一定要“捯饬”出一些漂漂亮亮的饺子,让冬至更加有滋有味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