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睡午觉的时候,顺手抓过来一本书,是《叶圣陶经典散文集》,随便翻着,看见《荷花》这篇文章,好熟悉啊!这篇文章入选了小学语文课本,改动挺大的。不得不佩服小学课本的编纂大师们,似乎在课本上读到的都是描写荷花和景色的。而叶圣陶先生这本散文集中的《荷花》,还有更重要的内容,就是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因为看见美丽的荷花而对自己心境的描写,在我看来,那才是这篇文章里最重要的东西。
因为有所改动,课本里的荷花,没有写出叶圣陶先生所要表达的东西。小学生毕竟是小学生,太深奥的东西的确不适合他们。我也经常写荷花,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似乎喜欢荷花是不被媳妇理解的。尽管媳妇不知道我为什么对荷花情有独钟,但是只要我喜欢的东西,媳妇都会包容我的。六年前为了缓解我的抑郁症,媳妇想方设法带我出去解闷,当听说我喜欢荷花时,也不管天上正下着大雨,抓把雨伞就拽着我上了车,她当我的副驾,一路指指点点,很快就到了公园的荷花池。
雨越下越大,公园里几乎没有人了,荷花池更是空无一人。这么大的雨,呆呆地看荷花,我想,也就是我这样有病的人吧!而媳妇也置身在大雨中,站在我的身后,给我撑起了一把大大的雨伞。看着时间有些长了,她又怕我多想,急中生智,说她的胳膊都酸麻了,让我给她也撑一会儿。嗯,雨中看荷花,别有一番滋味。是不是它治好了我的病,我不知道。
我记得特别清楚,学生娃在学习课本上这篇文章时,正是我开始教他们写作文时。超级搞笑的是,在我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了一趟公园的荷花池,然后认真而口干舌燥地给他们讲了怎么样描写你喜欢的植物或者是鲜花。孩子们别的全没有记住,唯独我说的那句话他们记在了心里。“如果你不会,就看课文里是怎么描写的,人家怎么写,你也怎么写!”
这下坏了,第二天孩子们把作文交了上来,清一色一条龙,全是“荷叶像个大圆盘”;“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说起来还真让你发笑,除了没有交作文的,所有的孩子作文里都有其中的一句。没办法,我只能大大地表扬了孩子们一番。
上个学期在语文课本的学习园地,有一篇叶圣陶先生给小学生改的一篇作文。说实话,仔细看了以后,不由得对先生肃然起敬。改的实在是太详细了,我个人认为超出了学生们能接受的范围。为了验证此事,我专门挑选了四个作文比较好的孩子,组织他们来了一次“分析研讨会”,看看他们是怎么认识的。不出意料,孩子们只是在很小的地方能分辨出来对错,有的地方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许我的孩子们都比较差,但是这里的大环境就是这样的。我呢,也不管行不行,一味低着头玩命地拉车,有时候还要停下来,把掉队的孩子再抱上车,不能让他们掉队。“一个都不能少”是原则,是我一直在坚持的原则。还好,现在有几个初露端倪,恰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也是一种荷花精神,我当坚持下去。
我肯定没有叶圣陶先生那样认真。据说,叶圣陶先生的基础功底十分深厚,对自己写文章要求甚高。叶圣陶先生之所以能被称之为教育家,这与他严谨细致的风格是分不开的。
我的确跟文中的叶圣陶先生一样,呆呆地看着满池开放的荷花,突然能感觉到自己仿佛是另外一种东西。看得出神,就化作荷花了,仿佛在水中开放着,微风吹来,兴高采烈地随风摇曳。看得出神了,自己也会化作一池绿水,思绪就是那夏风吹起的涟漪,沉静不语,却呵护着一池娇艳的花朵。看得出神了,就会化作池中的一尾锦鲤,自由自在地游弋在温情之中。看得出神了,也会化作蔚蓝天空上的一朵白云,想舒展就舒展,想卷曲就卷曲,想安静的时候,就长时间的静静飘在天空的怀抱。想四处溜达着,就四处溜达,东瞧瞧西看看,到这里玩一会儿,再跑到另外的地方玩耍。
叶圣陶先生看过漂亮的荷花以后,说此情此景可以写诗。看,他又说了,写诗可以,但还是要好好想想。
我想,荷花的美,大概就在于精神。如果只是看到荷花表面的美丽,却没有心境的疏朗,估计什么也写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