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本人原创。
外婆给福玲一个深深的吻,福玲招着手对外婆说:“外婆再见。”然后妈妈就牵着她的手离开外婆家。
这时正是午饭后,天空是鲜蓝的,像可以望见外界的边宇,蓝蓝的天空零星的点缀着白云,白云带着一点橙红,太阳挂在天空的中央,红红艳艳热热的。外婆家是在乡村里,福玲跟着妈妈沿着乡村的小路慢慢走着,这是福玲从1岁到5岁一直成长的地方,走过的路。乡村的小路是泥巴走成的路,这里写满了福玲快乐的童年。
两人边走着边走到了河边,河边有很多碧绿的竹子树和绿色的果树,果树上此时挂满了红红的荔枝,河岸边的小草矮矮的密密又葱葱。这时她想起祖外公(妈妈的外公),经常对着她微笑,偷偷地给他烤最爱吃的紫色的番薯,烤得好香好好吃;想起平日里带她上厕所用平鞭竹子擦干净屁股大她两年的九姨。 想起每天陪她睡觉,给她煮好吃饭菜夹菜给她的外婆。
妈妈把福玲抱起来,往河岸底下走。河岸有一个平坦的沙滩,干净干净的,在某一个地方站着一群人,他们都在等着船的到来。
“金娇,你去哪里啊”一个和妈妈差不多年龄的啊姨问到。
“要下梧州,回家!今天带福玲回去了,她爸爸说过些天她要去上学期班了,五岁半了!”
站了一会只见远处的河边出现一只大船,是大客船,福玲手指着大船对妈妈说:妈妈,妈妈船来了。”边说边蹦蹦跳跳。
在岸边的人于是都聚集在了一起,船慢慢地驶来慢慢地靠岸。售票员把船板伸出船头,等船的人就跟着一个接着一个井然有序的沿着船板走上船。
“福玲小心点!”妈妈嘱咐道。
“好的!”福玲回答。此刻福玲的心情是平淡无奇,坐船对她来说不是陌生的事情了。
船上没有熟悉的小朋友,也没有玩具,能看见的有人,有一个个笼子装的鸡和鸭,还有用竹篮子装着的青菜,船走得很慢,但风很大。福玲走来走去实在无聊。问:“妈妈什么时候到呀?”
“现在才到大冲,远着呢!”妈妈回答。
船的发动机声嗡嗡作响,这样的环境只有还抱着不会走路的婴儿可以睡觉。
过了很久很久,船终于靠岸。那个岸叫牛粪码头。走下船,终于可以走路了,福玲的心一下子放松了还多,“妈妈,终于到了,哇!”福玲边走边跳边说。
下船后,福玲知道还要坐公交车,牛粪码头在市区,而福玲的家在市郊要坐1路车几站后才能到。
一路颠簸终于下公交车了,快到家了。这个时候天色已晚,太阳也快下山了,只见公路的左边是农村的红砖房子,一幢挨着一幢,杂乱无章,左边的尽头有一个汽车修理厂,右边是汽车修理厂的另一分部。修理厂旁边是监理所,哪里是附近最有钱人的地方,是公务员所在地,80年代的他们就开上小车。
福玲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爸爸的单位,是一所学校,职业中专学校,在监理所旁边。学校坐落在山上,房子都是沿着山盖,学校对福玲来说就是一个大公园,里面有漂亮平整的操场,还有可以攀爬的篮球架,有双杠,还有乒乓球台。
好不容易走到了山顶,出现了一幢红砖盖成的三层的教师宿舍,每一层楼有一条公用的长长的走廊,走廊里挂满了衣服。这里就是福玲的家,她家在一楼。姐姐和爸爸在家里面等着福玲回来。
爸爸做好了一桌子好菜,有青菜还有鸡翅膀,鸡翅膀是姐姐最爱吃的,可惜妈妈只买了九个单数。是专门为姐妹做的。还有猪肉,肥肉瘦肉都有。
福临拿起勺子,习惯地把肥肉挑起来。
“妹妹,肥肉不好吃。”姐姐一把按住福玲的勺子。“你试一下瘦肉,瘦肉好吃!”
“是吗,在外婆家,他们都叫我吃肥肉的!”福玲说到。
“傻猪,难怪你那么胖。你以后不要吃肥肉,就吃瘦肉。”七岁的姐姐比妹妹见识多很多,姐姐从小跟着爸爸妈妈长大,眼睛大大的,长辈们看见姐姐总夸她漂亮。
“福迎,哪里有你这样教妹妹的,她爱吃什么就吃什么。”爸爸训斥姐姐。
姐姐懒得理爸爸,继续吃她的饭,夹她的菜。
鸡翅膀香喷喯的,福玲拿起勺子,准备夹一个。这个时候姐姐开始宣布主权。“一共九个,我是姐姐我吃多点,你要四个我要五个。”
刚刚回来的福玲什么也不懂,姐姐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多一个少一个也无所谓。
回家的第一天很快过去了。
“福玲,今天你要一个人在家,爸爸会时不时回来看看你的。”第二天一早妈妈对福玲说。
福玲什么都不懂,对着妈妈点了点头:“好的”
早上福玲一个人在家好无聊,家只能看见姐姐的一个玩具——魔方,姐姐是魔方高手,能一下子把魔方拼成一个整齐图案。福玲对这个魔方连摸的兴趣也没有,她打开家门出去走走。八十年代的教师宿舍是很安全的,家家户户平日里都是开着门的。宿舍楼前面有有一堆泥沙,她走过去蹲下一个人在沙里挖地洞,把沙子盖成一座小桥,沙子粗粗的,有很多小贝壳,小贝壳是孩子们好玩的玩具,可以贝壳对对碰,谁的贝壳硬可以把别人贝壳碰碎就赢了。福玲在哪里慢慢翻开沙子找大贝壳。
此刻的福玲是孤独的,但享受着童年应该有的快乐,没有学习的包袱,她是无忧无虑的。
“咦,福玲啊!你回来了啊,不用去幼儿园吗?”二楼的梁老师问道,他就是梁云的爸爸。
“云云在家吗?”福玲问。
“他跟妈妈去幼儿园了,你为什么不去幼儿园?”梁老师问。
“我刚刚从外婆家回来,不去幼儿园,要去学前班。”福玲边玩着泥沙边回答。
有时候福玲看见一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在操场上打乒乓球,他们是爸爸学校的学生,是在上体育课。福玲跑过去,对这些哥哥姐姐们说:“我也一起打球可以吗?”
真是童年无忌,看见什么人都像是朋友,而那些大哥大姐知道福玲是老师的孩子,也就带着福玲一起玩,一起打球。五岁的福玲从此爱上了乒乓球,那个时候她才比乒乓球台高一点点,她很快和这些哥哥姐姐们交上了朋友。
农村里刚刚出来的福玲还是少了一点见识,有点胆子小。下午的某一个时刻,福玲一个人睡醒,突然听到门外大车声,门外有大车开来卸载东西,一直在哪里咕隆咕隆地响。福玲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声音,小时候在农村里面,她听说过“鬼仔佬”的故事,就是专门拐跑小孩的故事。福玲以为这个时候是“鬼仔佬”来了,吓得她马上把家门关地紧紧的,还用沙发把门堵上,一个人提心吊胆,不敢作声,不知道什么脑袋扑倒沙发上呼噜呼噜睡着了。
“福玲开门呀!”妈妈推开家门,可是被沙发挡住了。
福玲听到妈妈的声音,马上哭了:“不要,不要!”
“你怎么啦,开门呀!让妈妈进去!”妈妈哄着问
“车,那个车!呜呜呜”福玲的眼泪哗啦啦的流,一下子脸湿透了,边说边哭,吐字还不是很清晰。
“你说遮(白话文,雨伞的意思),坏了没事的!”妈妈安慰道。
“不是不是,是那辆车!”福玲又哭又跳。
“车,车怎么啦!”妈妈问。
“鬼仔佬!”福玲害怕地回答,“呜呜呜……”
这下子妈妈明白了,原来福玲以为有人想来抓走她,所以把门关得紧紧的。
“那个是卸货的车,今天楼上有人搬东西,不是抓人的。”妈妈解析。
这一下子,福玲才松了一口气,把沙发挪开。妈妈把门推开,说:“不用怕,那是车,不是抓人的。”
到了晚上姐姐放学回来了,爸爸也回来了,妈妈说起福玲哭的事情,姐姐哇哇大笑,对福玲嘲笑说:“哈哈,你这个家伙,从农村出来没有见过大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