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元210年,邺城。
大汉总理曹操,在新落成的地标建筑铜雀台发表完电视讲话,召集自己的儿子和身边的文人秘书们“登台为赋”,每人写篇文章来。
就在他人还在忙着苦思冥想,忙着敲键盘上网百度的时候,这边厢曹植已经一挥而就,第一个交卷,其文曰《登台赋》: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
曹操曾经看了曹植的文章大为惊叹,怀疑年少的曹植是找人代笔,于是曹植便要求曹操出题考试。《登台赋》一文完全打消了曹操的疑虑,他看后大加赞赏,第一次产生了要立曹植做接班人的想法。
这一年,曹植18岁。
从小,曹植就是神童一枚。十岁左右,已经能够背诵诗经、论语、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数十万字(哦,这个时候还没有唐诗宋词,但从先秦到两汉的诗文大概已经不够曹植背了)。
曹植的才华,尤其是以才思敏捷著称。
写诗作文速度很快,从不需要反复推敲,慢中求细,而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最出名的莫过于传说中的七步诗了。
曹丕当皇帝后,总想找个借口干掉自己的弟弟,于是命令曹植七步之内做一首诗,否则以大魏帝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三条①论处。
没想到曹植七步没走完,便做了一首诗出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看现在微信运动,大家动不动两万多步,这差不多够曹植做三千首诗了吧?
二、
然而曹植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十几岁开始,曹植已经被老爸带去参加各种夏令营,体验生活,思考人生了。
十四岁,跟着曹操第一次打仗,东征海贼一直打到靠近渤海边。
十五岁,跟着北征乌桓,一直打到今天的辽宁朝阳。
十六岁,随父南征刘表,然后跟孙权刘备赤壁之战。
这个时期的曹植,可说是一个意气风发的贵公子,满脑子想的都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封侯拜相,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写于此时的《白马篇》脍炙人口,最能体现曹植的这种想法: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首诗风格雄浑,气氛激越,到诗的末尾又从高亢一变为悲壮,为报国不惜性命,有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慷慨悲歌。黄金时代的大唐边塞诗的也不过这般气象。
在诗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建功立业的白马少年,带长剑,挟长弓,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我想,这个时候曹植眼中的自己,便是这般模样吧。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如果命运就此止步,那么历史记住的曹植当是一个鲜衣怒马仗剑天涯的少年公子。
三、
多年以后,曹植站在高高在上的帝王曹丕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驰骋疆场的那些遥远的日子。
到了公元216年,曹植的命运急转直下。
先是妻子崔氏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被赐死(衣着太过华丽),随后曹植自己酒后私坐王室车马惹得曹操大怒被严责,随后曹丕被立为世子,成为曹魏的钦定接班人。
也许,再加上与曹丕妻子甄宓的一段若即若离、无法喧之于口也无法长相厮守的一段情……
从此,曹植告别了昂扬向上的人生。
从一个悠游生活的贵公子,变成了一个充满愤懑和愁绪的失意文青。
他被放逐于疆场和政治舞台的中心之外,终日只能借酒浇愁、写诗遣怀,整个人也变得困顿、恍惚、浑浑噩噩。
特别是在曹丕即位称帝以后,曹植突然成了对皇位的最大威胁,成了曹丕的眼中钉肉中刺,成了被严加防范和打击的对象。
曹植的诗风也为之一变。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出自曹植《七哀诗》。您的胸怀早已不向我开放,我还有什么可依靠的呢?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出自《野田黄雀行》。宝剑虽利却不在手掌之中,交友甚多却无援助之力又有何用?
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
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
出自《赠白马王彪》,鸱枭阻扰车马,豺狼隔绝路途,苍蝇混淆黑白,谗言疏远亲人。
多年以后曹植作《箜篌引》,回顾了自己早年的生活,出征时挥戈跃马驰骋疆场,归来后纵情游宴激扬文字。
今昔的强烈对比,不由得让人感叹命运的捉弄、人生的短促……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啊,盛时不再,壮志难酬。那些江湖快意、沙场纵横、觥筹交错、轻舞曼歌的过往,就像一场无影无踪的梦,美丽,易碎。
四、
曹植的头号脑残粉,南朝诗人谢灵运说过一句话: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谢灵运说这话时,曹植已经去世快200年了。所以他的意思其实是说:
“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活着的各位,都是辣鸡。”
在谢灵运眼中,曹植就是千古第一诗人。事实上,不只是谢灵运这么认为,满清名士王士祯也说:
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只有曹植、李白、苏轼三人堪当“仙才”之名。
李白,杜甫号称诗仙诗圣。但假如没有曹植在,他们应该都不知道写啥……
因为曹植是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人。
曹植现存的90余首诗歌,其中有五言诗60多首。是曹植巩固了五言诗的地位,创造了诸多五言诗的体类。
可以说,没有曹植就没有五言诗的大发展,也就不会有什么唐诗盛世。
在公元3世纪的天空下,诗歌还是民间的一种集体吟唱。
从先秦的诗经,后汉代的乐府都是如此。
这么说吧,乐府在汉代就像一间KTV。
收集民间各式各样的民歌,在朝廷开party的时候供演唱使用。
没想到曹植这个麦霸,唱起来就没完了。
他把集体民歌变成了个人创作,凭一己之力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本来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曹植却一个人就做完了。
本来民歌都是用来讲故事的,像我们学过的《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就是代表性的叙事诗,到了曹植这里就开始言情了,他的诗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与情感。
诗里既有现实疾苦,又能浪漫情怀,既哀而不伤,又慷慨悲凉,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建安风骨”。
曹植也因此成为同时代的歌手(诗人)中最知名的情歌小王子。
看一看曹植的《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我想这应该是描写女性最美的诗篇了。
要是你问,还有没有更美的?
有。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花影沉碧,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谁写的?还是曹植,《洛神赋》。
不管是曹植真的遇见洛神,还是夜梦甄宓,总之这是一篇神作,它的语言之华美,构思之精妙,在汉赋中也是无出其右。
曹植一人,上承汉朝代表文体汉赋之精华,下开五言诗的新局面。说他才高独占八斗,其实也不为过。
只不过文章憎命达,天才总是遭到命运之神的忌妒。
大概只有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人生经历,才能启迪诗心,将那万般感受诉诸笔端吧。
只是假如曹植有知,不知道是希望自己的一生是个建功立业、悠游人生的贵公子,还是生前凄清坎坷、身后名传千古的天才诗人?
曾经鲜衣怒马仗剑行天下,而今西风瘦马断肠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