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在翻译微信群里面看到南下天主编发出这个主题活动的时候,我在心里就想,这次活动看着很好玩的样子,我要参加。不为别的,纯粹是这几个字让我想起我第一次在课堂之外说外语的样子,实在是让我印象深刻。
我第一次在课堂之外说外语,可以追溯到刚上大一的时候。尽管我和大家一样,接触英语是从初中开始。但是,从初中到高中结束,接近六年的时间,在我印象中,我只是把英语当作为一个主科来学习,规规矩矩地读课文、学语法、听听力、做题,除此,没有其他。
更别说能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说出来了。
所以,中学时期对于英语的学习,基本上属于哑巴英语阶段。
所以,我的Spoken English(口语)为什么很糟糕,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第一次和外国人说英语,是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阳朔旅游的时候。
在那个烟雨朦胧带着丝丝冷风的阳朔里,我第一次惊讶地发现在阳朔西街上,外国人比中国人还多,有一种置身国外的感觉。
在那次旅游,我们玩得很开心,没有学习的压力,也没有找工作的烦恼,一切都是未知,对什么都充满着好奇,想着大学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有种无所欲为的感觉。
所以,在爬阳朔公园那座山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两个长得帅的外国人,为了能认识他们,不知道是我们五个中的谁先提出来去搭讪他们。
当时第一个被推出来去搭讪的人是我,他们理由是认为我胆子比较大,英语也好,应该会搭讪成功。
虽然我平时喜欢看帅哥养眼,但是要我去主动搭讪,还是用英语去搭讪,我不敢,也做不到。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真正和别人像聊天一样用英语交谈过,更别说和外国人了,总怕我说出来的英语,他们get不到我的意思,从而被朋友笑话。
说到底还是不自信。
推来推去,最后还是决定让学姐作为第一个去搭讪的人,因为五个人之中,只有她英语过了六级。
在当时我们四个的认知里面,英语过了六级就是神一样存在的人物。
学姐很容易就搭讪成功了,我们其他人也纷纷加入了和他们聊天里,他们对我们很nice,全程笑着和我们聊天,到最后面还和我们合照。
我现在已经记不起学姐当时是怎么和他们展开聊天模式的,我只记得我是没说到什么话,应该只是一些“hi”、“hello”之类的单词或者只说了用了几个单词组成的简单句子,像“welcome to yangshuo”之类的吧,又或者我根本没说什么,只不过是在一路傻笑,听着他们对话,然后附和着说“yes”、“right”。
直到现在,还能想象到当时的心情,那种从骨子里对自己口语的不自信,不敢说多说那怕一个单词,生生怕说不好会被嘲笑。
但是在心底,还是很希望自己可以向学姐一样,拥有和外国人轻松交流的能力。
那种想用英语表达自己意思却表达不出来的感觉,想说好外语却害怕被嘲笑的感觉,到现在还记得。
后来,随着我对英语更深入的学习,我开始对它产生一种由心而起的喜欢。
我很享受看英文电影的时刻,我喜欢一边看,一边不由自主模仿他们说话的口音,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提高口语能力。
经过几年的学习,我的外语水平比起当初,进步了很多。
我现在可以做到日常交流只要不是很难的,没什么大问题,也不会出现那种想表达意思却不知道怎么表达的情况出现。
和身边的朋友交谈时,我经常会不由自主就会说一两句英语,或者蹦出一两个单词。这时候,偶尔会有人说我发音不纯正,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但是又有什么要紧呢,我是一直在努力地把英语说出来,再也不怕别人嘲笑。
现在,我还是热衷到处去旅游,也会遇到外国人问路或者询问帮助的时候,这时我基本能比较轻松用英语和他们交谈,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再也没有遇到想表达却表达不出来的感觉了。
今天晚上,一个认识接近一年的法国网友问我,还有在学习法语吗?
我说,一直都在学习,只不过学习得不是很好。
真的希望,某一天法语我也可以学习得像英语一样好。
当然,这也是需要一个过程。
只要不放弃学习就好了。
备注:语言翻译专题 主题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