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农村人才培养,广大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为此,应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增强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乡村振兴主题教育培训必须坚持因地施教策略,结合当地风土人情与人文环境开展乡村振兴主题教育培训,针对地方特色如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乡村能工巧匠、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才等等,分类因需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基础的基础。食物的问题非常重要。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产业支持,通过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年轻人就近就业机会,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发展建设乡村振兴,还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完善道路,机耕路等建设,并且加强灌溉水渠修建,为农村产业发展打造坚实基础;二要加强农村消防设施建设,为确保村内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设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网络、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在农业生产领域,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全面深度融合,在农业基础数据采集、种植养殖过程把控、农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实现智能生产决策,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在农村新兴产业领域,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促进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发展,为乡村经济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