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在书架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把它当成研究经济学的一般读物买回家的,在家里的书柜里也着实放了一段时间。
翻阅了一周,才发现它是借用了经济学里的稀缺现象而从人们的心态和行为来研究的当今我们大部分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矛盾甚至是无所适从的状态。
初阅就给了我很多共鸣,其中描述的现象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也的确是在困扰我。比如每天的时间相对于大量工作而言的“稀缺”;卡上的存款与我现在对生活品质追求而言的“稀缺”。没读此书前,一直以为这样的矛盾是没法解决的,至少于我而言,没有找到很好的平衡点去支撑,以至于现在常常有生活很累的困扰,甚至常常产生我为什么要这么活着的无奈和思考。
其实,这一切的都根源于“稀缺”二字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的好处:我们在应对迫切需求时,往往会做得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其实更大:我们会忽略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从而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就变得不那么有成就。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我们的注意力是极具“稀缺性”的,因而把其放在什么地方,或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就如经济学的本质,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达到效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