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祖父辈,古老的湘西还时兴着传统的男耕女织模式。人们在这块并不富饶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秋收春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接受大自然的养育和馈赠。
男人们起早外出,女人们在家生火做饭,午后又一起去田间地头,耕种施肥除草去虫,夜间结束一天辛勤的劳作,男人们坐在自家门口的晒谷场上乘凉扯谈抽上一袋草烟,女人们则在煤油灯下将自家汉子和孩子不小心撕破的衣服细细缝补。正是在这种浆洗缝补的生活里,湘绣得以绵延不息。
在所有的缝制品里,袜底以其美观实用倍受欢迎。袜底照字面意思理解,是指踩在袜子底下的东西,普通话里称之为鞋垫。湘西语言大多爽直,而袜底一词所包含的民间智慧可见一斑。
纳袜底,仅用纳字做动词便将袜底的缝制过程表达的淋漓尽致。纳,汉语释意,密密地缝。一圈一圈细密针脚缝制的袜底,踩在脚底才有厚重感。
湘西人务实,袜底也要真材实料。熬一锅粘稠的米糊,用筷子或是别的工具细心涂满整块粗麻布,趁米糊未干之时将它贴在外墙上,经过几日风吹日晒变成厚实坚硬的布壳。将布壳从墙上撕下来,趁着布面干爽就可以开始做袜底了。
先取一张白纸(或是别的什么纸),沿着脚掌画出脚样,再将脚样细心剪下,放在布壳上再描摹一遍,再细心剪下脚样,袜底的第一层才算制作完成。将纸样收好,在孩子的脚长大之前,这个纸样可一直沿用。而大人的脚样,留存之后也就不用再画一遍了。
剪好脚样之后,再拿来和鞋底比大小,这样就可以知道到底要包上几层,才能做到大小合适,厚度适中。一切准备就绪,将薄的柔软的棉布,正反各一层粘在剪好的布壳脚样上,沿着脚样剪出布样,并留出一指的宽度用于包边。晾干之后将边缘面料往里折起,并用平行针脚一针一线缝合起来。根据厚度需要,如此几次粘合包边,袜底初步成型。
接下来最是检验功夫的时刻。平行针脚的包边不耐穿,所以沿着这一圈线要进行十字交叉包边,针脚自然细密得多,若是觉得不够,还可以多来两圈。如此包边才算完成。袜底布面可以做多种选择,白色便于绣出精美的花样,黑色耐脏,而红色喜庆,适于送人。
大多袜底还是会选择白色布面。在上面绣上花鸟虫鱼,好看的同时传达着美好的期许和寓意。农闲时节,女人们走家串户,交流着彼此的花样,又互相称赞对方一双巧手,绣得鸳鸯能戏水,蝴蝶翩翩飞。也有手工不好的,那就将袜底一圈一圈往里缝制起来,简洁而不失心意。
袜底纳好之后,铺在鞋里,踩起来柔软舒适,不怕鞋磨脚,也不用担心鞋里的垫子太滑。就像《中国娃》里唱的那样:“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儿,站得稳那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湘西人也是踩着这样的袜底,走过田间地头,走过岁月流逝,走过千百年来湘西人的历史,又走向美好憧憬的未来…
想起早几年在北方生活,曾把亲手纳的袜底作为特产赠予北方的朋友,他们得知那是鞋垫时一脸惊诧,不解的问道,你们南方人太奇怪了,把这么好看的东西踩在脚下,太浪费啦。
爽直的北方人又如何得知,这一针一线里,饱含着湘西女人对这片土地的无尽热爱,也饱含着她们羞于表达的深情厚意。湘西女人不说爱,因为她们的爱无所不在,一蔬一饭,柴米油盐,穿针引线,处处可见。
《游子吟》里说,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密密麻麻纳就的袜底,伴你远行又细细叮咛,远行的人呐,万望珍重,勿忘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