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群文阅读一直是教学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作为语文老师,在阅读名著这一块,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也成了我们不断尝试的一个主题。
我第一次备《骆驼祥子》时,想着是从整本书阅读教学这个思路进行教学。围绕这一思路设计了祥子的三起三落,虎妞的一生,小福子的爱情和文中主要人物结局这四块内容。当我在教研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时,其他老师直接就指出:这样大的容量,一节课能完成吗?其实他们提出的也正是我一直纠结的问题。这样大的容量,一节课实在是难以完成。并且,这几个环节之间有什么联系,用什么方式把他们串联起来呢?我一时找不到新的思路。于是,我对他们说:我就想通过拉车一生的祥子来揭示那个社会的黑暗,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原因造成的,也不是爱情原因造成的,而是社会原因。
听了我的思路,合英姐姐建议我可以直接以拉车这一行业为突破口,通过这一个行业来揭示那个时代的黑暗。听了她的话我豁然开朗,因此头脑中立马出现了一个框架。与拉车有关的人物――这些人物的悲剧命运――祥子的悲剧命运根源。理清了思路,接下来的教学设计就变得清晰和流畅了。
我首先确定目标:探究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有了目标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围绕目标我设计了三个活动:一、找出小说中与拉车这一行业有关的人物;二、谈谈这些人物的命运结局;三、从个人原因,爱情原因,社会原因三个方面探究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大的思路和设计清晰了,但还缺少题目。于是我从本设计的目标和切入口出发,为这次教学设计命名为:管中窥豹――从众车夫命运探究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教学设计清晰,目标定为准确,我认为这样的课堂一定能够出彩。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又带学生们重读了《骆驼祥子》,并就里面的人物形象做了分析。
就这样满怀期待和信心,我在5、6两个班进行第一次讲课。这堂课上的是一塌糊涂。孩子们对名著内容不熟是最大的障碍。在概括人物命运时,语言表达能力相当差,提取、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不足。还有通过课堂上孩子们的回答,我意识到,有些问题设置的不够合理,范围过大,因此同学们在回答时也是五花八门。
鉴于此种情况,我首先修改了教学设计,如:活动一、找出小说中与拉车这一行业有关的人物。为了缩小范围,我改为了“找出文中与拉车这一行业有着直接关联的人物”除了修改教学设计,我又带领同学们选取主要章节进行阅读,分析。
第二次上课是在录播室,可能是因为新换了上课地点,也可能是因为有其他老师听课,孩子们表现的很拘谨,整堂课的气氛显得沉闷。虽然教学内容讲完了,但我对于这样的结果并不满意。我想原因应该还是出在我这边吧。于是,我细想上课的每一个环节,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整堂课缺少评价激励机制。因此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还有一点就是为了赶进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
想到这些,我就想方设法改正。一开始我想到一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绝对新颖又充满乐趣。这个方法是受到儿子数学题目的启发。儿子上幼儿园,他们书本上有数字连线题,从一数到十并按照这样的顺序连成线就会发现一个小动物成型了。我觉得我可以描好一些点,然后让学生们每回答一个问题就连一条线,等线完成了,就会发现一匹骆驼也被画好了。想法很好,可是实践起来比较难。因为我的绘画水平有限,这些点不好找,有时自己试一试,连完线之后根本不像骆驼。于是,这个评价方式被淘汰。
经过一番思索,我又想到一种评价方式,那就是画一条曲折的线,线的这头是一个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祥子,线的另一头是老实,善良,有梦想,执着的祥子。评价方式取名为:拯救祥子,每回答一个问题,骆驼图片就会前进一步,谁先走完路线,谁拯救成功。我觉得这个评价方式可行,易于操作。想着有时间一定要试试。
刚整理好思路,接到通知第二天就要进行县级大阅读教学比赛。因此,评价方式的想法也被我暂时放到了一边,我抓紧找到之前讲《管中窥豹――从众车夫探究祥子命运悲剧的根源》的教学设计和课件熟悉起来。
时隔多日,再重新看自己的教学设计时,我没有了初次的兴奋与满足。我也不再觉得这是一份非常好的设计。总而言之,越看越觉得这份教学设计很普通,难以有创意。于是,我从头开始审视我的每个步骤。目标和环节没有问题,但导语设计和活动形式显得太普通。于是,我就查管中窥豹的意思,查的越多,了解的就越深。这时,法国作家纪德的一句话映入眼帘:我们借助风可知芦苇摆动的方向。这不正合我的文题吗?
毫不犹豫,我把这句话插入到一张骆驼祥子图片上,这样有深度的开头才配得上这么有深度的话题。导入问题解决完,我继续审视我的三个活动。忽然觉得这三个活动可以换一种说法。于是,一、“抽丝剥茧”巧概括;二、“火眼金睛”辨人物;三、“洞见症结”寻根源三个活动竟然一气呵成。我真的为自己的灵感突现感到兴奋。我拿着自己新修改的教学设计让武姐姐去看, 她看后直接说了句:这样的设计一下子提升了一个档次。有高度,有深度,有新意。对于她的评价我不置可否。
凭着这份教学设计和当堂表现我获得了大赛一等奖。
当我现在回想整个过程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的成长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不断的磨砺,不断的否定,不断的重生。
一份好的设计源于清晰的思路;
一份好的设计源于众人的帮助;
一份好的设计源于不断的自我否定;
一份好的设计源于全身心的投入;
一份好的设计源于不断的突破自我;
一份好的设计源于不断的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将俯身学习,昂首看路,奔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