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感来袭是什么样的感觉?
大概是对什么都提不起劲,以前心心念念想要实现的目标对你来说不再激励着你,反而变相地打击着自己。
你眼巴巴地望着那些想要得到的一切,却感觉现实中的自己好差好差,至于这感觉是否真的符合现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因为当无力感侵袭着你的时刻,脑袋里装满的不是对自己的赞许,而只剩下否定。
我们脑袋里似乎有个小人一直在说:“我好差劲,我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它又怎么会属于我呢……”
直到被无力感侵袭地精疲力尽的那一刻,没有力气瞧不起自己了,才开始调整自己,重新迎接挑战,妄图傲视群雄。
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你又被自己的负面情绪打败了。
周而复始,你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循环,这个循环里有一段快乐又满足的时光,也有一段沮丧、觉得什么都没意思的时光。
但就是无论怎样,你都跳不出来,不明白为何总会在那个时刻就开始沮丧,就好像有一个定时闹钟一直在屁股后面提醒着你。
如果你有这样的时刻,也许看完这篇文章后会让你意识到更多,进而改变更多,彻底走出那个并不讨喜的循环。
若你害怕被无力感纠缠,害怕因此而变得焦虑紧张,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调整对自己的期待。
我知道,这很难。
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扬眉吐气、财务自由、让生活尽可能充满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但在这之前,我们最需要做的是正确看待“期待”这件事,不被自己高高的期待压死。
试想,原本有期待是一件让生活充满希望的事,但如果不知道分解期待,一小步一小步有耐心地达成它,最终它只会变成压死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被自己的不合理期待压死,是一件挺可悲的事。
你也许会疑惑,没有高标准、严要求作为准则,不会因此而堕落吗?
对此,《微习惯》这本书里提到:“不是说对自己有高的期待值不好,而是我们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在坚持目标上,而不是对任务量抱有较高的期待,生活中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坚持。”
细细咀嚼一下这句话,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完成重大任务上,对于小事不屑一顾。
仿佛没有大事可做,小事也没有什么价值,最后蹉跎光阴,不仅大事没做,连小事也没完成。
进一步说,我们太想要一天完成很多,这让我们一件小事都不愿意做,既然做不完所有,何不就直接不开始呢,这样还可以避免亲眼见证自己的无能。
但事实是这样吗?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如果要求自己一天做很多事,何不告诉自己“别在乎一天做了多少,而在乎每天做了多少,相信时间的力量”呢?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想成为一名作者,却迟迟不肯动手写一个句子;想成为一名专业歌手,却迟迟不去训练腹部发声等基本功;想成为米其林大厨,却连一盘土豆丝也不愿意认真做好。
我们一直对自己怀揣着无数高期待,有时甚至还会因有如此崇高的目标而自豪。
但那只是目标,目标不代表行动、更不代表已经实现。
我们也拿高期待吓唬自己,一想到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那么困难,干脆就因此懊恼、再找个借口放弃了。
殊不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看到的许多事业有成的人,都是从一个普通人一步一步攀登上来的,他们愿意拆解目标、保持耐心、保持进步、独立思考、勇敢行动,最后,他们成为了众人羡慕的样子。
所以,保持对自己合理的期待,是摆脱无力感的第一步。一切,不为他人认可自己,只为自己问心无愧。
互联网发展迅速,虽然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但也携带了许多让人们觉得不幸福的因子。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变得更加赤裸裸。我们不仅会与周围的人比,还会与明星大腕比。
当你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看到推送的是“月入五万的女生,都做对了哪几件事”时,是不是也会想想同样是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比较是难以完全避免的。适度比较可以让我们保持谦虚,但过度的比较只会让我们否定自己、陷入无力感之中。
我曾经也感受过过度比较的苦。
当我还是一名大学生的时候,曾有一段时光,看着视频里那些名校学子的演讲以及在各种综艺的精彩表现,不免会拿他们与自己比较,那种挫败感比什么都来得强烈。
后来我才明白怎样才能避免那种比较带来的挫败感,不是轻描淡写地告诉自己一句:“不要做那些无谓的比较了”。
而是要明白我和他们的比较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这不是在贬低自己,而是客观看待事实。
别人过去的积累在荧幕前呈现了出来,而自己过去没有进行有目的的积累,那么这种比较有何意义呢?
如果硬要加一个意义,那只能说,我需要有方向的积累,我需要采取行动。
前段时间薇娅去了一所二本院校,在一间寝室里对四个女生进行了访谈,谈到了“出身”,发现她们十分不自信,认为自己不会比211、985院校的学生强。
薇娅便说:“我觉得就是不能比较,因为你比较的话,会让你迷失方向。”
不过大家都不要泄气,薇娅也说,自己年轻时也很喜欢比较。
你看,我们大家都一样,都有过相似的阶段,那为何后续发展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我想,这是因为在“如何面对比较以及如何调整”这个人生课题上,我们每个人选择的态度与行动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比较,我是这样看待的。
比赢了是比比输了好,但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长期来看,比赢了,得意忘形一番,对于自我成长没有太大益处;
比输了,因此丧失自信心进而否定自己,太得不偿失。
而人最可贵的状态之一便是平和,与别人比较只会破坏这一状态。
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行动,再高的山也会被你征服,剩下的都只是时间问题,正所谓“慢慢来,比较快”。懂得把握自己节奏的人才是聪明人。
所以,摆脱无力感的第二点便是戒掉过度比较的习惯,无条件接纳自己、爱自己,称赞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让自己尽可能多地感受平和与喜悦。
千言万语,最后不落实到行动都是在“耍流氓”。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做事情时是依靠动力、依靠习惯,还是其他?
比如,原计划今天写一篇稿子,但一直没有灵感,便一直拖延着,等待写稿子的动力出现的那一刻,如果不出现,今天结束的那一刻只会埋怨自己没有行动、又浪费了一天。
所以,依靠动力可靠吗?
当负面情绪来袭的时候,正常人一般什么都不想干,最好能躺着等待负面情绪过去,但仔细回想一下,有多少次负面情绪是靠等待过去的呢?
大多时候都是靠一些微小的行动来改善负面情绪的,不想干艰难的任务,那就打扫下屋子,说不定负面情绪也因此被清扫了一大半,于是又有继续做事的心情了。
《微习惯》这本书里告诉我们:“动力并不可靠,动力以人的感受为基础,而任何东西都能改变你的感受”。
如果执意要等到有动力的时刻才开始行动,人生只会一次又一次陷入被动。
我们常有一个认知错误,认为动力带来行动,殊不知,先行动,也会带来动力,而且后者更靠谱、更可控。
这与先假装微笑,之后心情也会变好是一个原理——行动可以改善情绪。
知道了这些,你还会选择依靠动力而行动吗?
除此以外,阻碍我们行动的还有自身的完美主义要求,许多人都深受其害。
前一天说今天要早起,结果晚起了半小时,便觉得一天都很灰暗,干什么都不完美;
前一天计划今天一定要写一篇文章,结果写到某处觉得怎么写怎么都不对劲,怎么着都觉得自己写得庸俗无比、看不下去,于是左顾右盼、抓耳挠腮,就是不继续写下去,因为写出来的东西好不完美;
还有的人给自己安排了满满当当的一天,仿佛觉得一天没做许多事,就不会达到目标一般,结果每一天过得总是让自己苦不堪言,偶尔中断,就显露出一些一蹶不振的作风。
我们都太小瞧一点点行动的力量了。
我们总是着眼于高处,总是想着要一天做更多,总是被自己的贪心奴隶,不懂得为自己的一点点行动、一点点进步而喝彩。
樊登在讲书时提到,那些成功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也就意味着对自己要求低点更容易成功。
关于这一点,我也曾在刘同的直播中听到过,他说他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但过得还算不错。
我们作为人类,很容易被自己头脑中想象出来的恐惧吓退,现实往往没那么可怕。
要求太高,只会让自己徒增压力,在压力之下,我们更容易采取的是习惯性做法,而要有所改变,恰好需要从一个个小小的好习惯开始。
所以,摆脱无力感的第三点是行动起来,即便它很微小。
祝你早日摆脱无力感,向阳向上,过更清醒的人生,做更好的自己!
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拥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人生!
作者简介:我是一天,坚信每天微小改变的力量!为一点点而赞赏自己!过更清醒的人生,做更好的自己!
更多内容见公号:一天的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