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读闫学老师著作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这本书,说实话有些“烧脑”,读惯了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读惯了文辞优美的散文,真不太习惯这种文章——吃力。特别是在平时工作之余,想要见缝插针地把这本书读透更是难上加难。除非在周末时间,工作暂搁一旁,得以沉静下来细细研读。
解读文本是教师的基本功。实话实说,对于文本的解读先后经历了“照本宣科——照搬名师网络——摸着石头过河”三个阶段。从教伊始,因为缺乏经验,根本不懂得解读文本为何物,只是照搬“教学设计”上的现成东西,每一步干什么,甚至每一句话说什么,都是生搬硬套,这样一来课堂上安静了许多。但教和学完全就是两张皮,效果自然可想!
后来外出学习听课,参与网络学习,跟着许多全国各地以及本地的名师专家学习,一招一式地模仿,甚至一些习惯性的语言、动作、口头禅都在模仿,基本上做到了神似,但离“神似”还相差甚远。
再后来,对于文本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些甚至和教学参考书中大相径庭,但因为缺乏足够的佐证,即使观点完全正确,也不是特别有底气:不知道是根本所在还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闫学老师对每一篇课文的研究程度之深,可以说是达到了“深、广、细”的程度。例如:《和时间赛跑》一课,不仅将“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 跑,你就可以成功”道理巧妙地揭示出来,更联系了作者的生平与文章,很好的印证了中心句。如果不是对作者对文本抱着一种“刨根问底”的精神,教师一知半解,那么学生的理解一定会大打折扣!
说到底,解读文本的基本功其实就是教师读书的能力,初读——眼睛浸泡在文字里,第一遍不要看任何参考资料,亲自去读文章;再读——跳出文本去看文字 ——站在一个高度俯瞰文本,肯定能把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给它提出来。
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无外乎两点“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也就是“文章内容”与 “表达方式”,无论怎么挖掘,怎样旁征博引去呈现,去引导学生感知,只要抓住了这两点,其实就是把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解读文本这项功力教师达到十成,学生能达到六七成就自己很不错了!所以解读文本的根本还是要以教师的阅读带动学生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培养读书兴趣和读书能力的。
培养阅读兴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经常性的像模像样的范读,教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学生把听书当成享受。鼓励学生建立个人小电台,个个都是主持人,面对许许多多无形的听众,孩子肯定会认真对待的,再加上家长和教师的转发无疑更是一种鼓励,孩子们读起来自然会郑重其事,而且乐此不疲。
有了大量的朗读做基础,语感的培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教师深入文本,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带领学生感受氤氲在文字中的丰富而深厚的情感内韵,进行人文熏陶。
语文教学练的多是慢功,非一日之寒,非立竿见影。常见的比喻,如:烧开水、布云彩、相亲等,尤其是相亲这个比喻更有意思,学生和文本为男女双方,教师则为红娘,红娘必须对了如指掌,并且在引导二者见面后,适时地退居幕后,而不过多干涉,让他们充分交流对话,熟识便是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