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终于读完了8本《蒋勋说红楼梦》。
从19年12月份开始看,竟然看了两个多月。
非常感谢台湾蒋先生的分享,学到了很多东西,摘一段文字以作记忆:
当我在北京的香山、在那个找不到曹雪芹当年足迹的荒山里漫步的时候,我在想这个人当年到底领悟了什么。在落难抄家后所有的亲戚都不敢认他的时候,在他必须靠着别人施舍的稀饭度日的时候,他能听到的绝对不再是所谓的高雅文学,而很可能是王一贴的笑话,在某个下午他真的因此笑过一场,就把那个人写进了他的小说里。
这对大观园的破灭忽然有了新的领悟,因为当他走进现实人间,去经验所有生命应该经验的东西时,才发现现实未必全是残酷的、肮脏的,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开悟。他目睹了大观园土崩瓦解和青春的消亡可是青春的挽歌唱完以后,如果宝玉就是曹雪芹的话,他开始到嘈杂的庙 口去听《好了歌》。发现“好”就是“了”,“了”就是“好”。所以试试看,用两种方法去体会《红楼梦》的结局,一种是走进现实,在高雄的街头乱逛,就会发现《红楼梦》的结局大概都在里面。还有一个方法是重新去读《红楼梦》的第一回到第五回,那是《红楼梦》真正的结局,你忽然发现原来庙口的名士甄士隐救助穷文人贾雨村,可是一夜之间,他家里什么都没有了,他忽然就有了一个大的领悟,被癞头和尚、跛脚道士拉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那是《红楼梦》的开始,也是《红楼梦》的结束。曹雪芹最后也应该是跟着这些人混在一起的,他可能就在六合夜市,只是你已经认不出他了。他不再是当年的富贵公子,没有了当年的高雅、俊美,可能是你觉得又脏又臭要避开的瘌痢头,我甚至在想曹雪芹会不会已经变成王一贴了,很荒谬对不对?这是我们读《红楼梦》的最大幻灭,如果曹雪芹变成王一贴坐在庙口卖风筝,跟大家讲笑话,卖他的假膏药,大概也是曹雪芹生命的另一阶段吧?我们无法推测,我只是觉得最动人的是讲述了一个生命是从天到地的历练,这是了不起的生命积累。
第八十回里你看到香菱的遭遇,看到孙绍祖不断打迎春,觉得这是人世间的侮辱。最有趣的是王一贴这样的人受到的侮辱恐怕比迎春和香菱还要严重,可是这个人已经开始会讲笑话了。对他来说,所有的侮辱都不成其为侮辱,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无时而不自得的状态,那是人生的大自在。
我年轻的时候觉得最美的一个画面是剃了头发的宝玉,穿着大红的袈裟,跪在雪地上跟爸爸磕头,这也是云门的《红楼梦》最后的结局。可这几年我忽然觉得结局是宝玉变在王一贴,因为我们知道曹雪芹最后是糊风筝在卖,你就发现自己慢不是把他幻想得太高贵了,想象他是一个伟大的文豪,可他绝对不是,那个年代是没有人读他的书的,只有一个手抄本。他必须懂得怎么去谋生,而谋生的目的只是为了要留下这部书,留下一个荒谬的记忆。所以王一贴绝对是个有趣的先知,不要误以为他在讲一些好笑的笑话,他是在讲禅机,什么叫做“今年没有效明年有效,吃到一百岁还妒什么!”最后甚至大胆说,连我的膏药都是假的!
我们总以为读完《红楼梦》要有一个领悟,可能是道家的,可能是佛家的,可是我们从来不敢大胆地说,《红楼梦》读完并没有领悟。因为佛经里说“无有功德”,相当于根本没有领悟可言,所有的领悟不过是自己在作假。
这几年我感觉王一贴这个角色在八十回的出现竟然这么动人。这个说话这么真实,能博大家哈哈一笑的王一贴,会不会是一个看起来不像领悟的领悟?
蒋先生侃侃而谈,所有的领悟不过是自己在作假,也许没有领悟反倒是真正的领悟,看透而不点破,如王道人一样,无时而不自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短命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台湾的白先勇先生曾经谈起“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初来美国,完全不能写作,因为环境遽变,方寸大乱,无从下笔,年底耶诞节,学校宿舍关门,我到芝加哥去过耶诞,一个人住在密歇根湖边一家小旅馆里。有一天黄昏,我走到湖边,天上飘着雪,上下苍茫,湖上一片浩瀚,沿岸摩天大楼万家灯火,四周响着耶诞福音,到处都是残年急景。我立在堤岸上,心里突然起了一阵奇异的感动,那种感觉,似悲似喜,是一种天地悠悠之念,顷刻间,混沌的心景,竟澄明清澈起来,蓦然回首,二十五岁的那个自己,变成了一团模糊,逐渐消隐。我感到脱胎换骨,骤然间,心里增添了许多岁月……”
张爱玲也曾经说:时代是这么的沉重,不容我们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懂得了太多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富贵繁华痴情恩怨,终将随着时间流逝,就像雪地里留下的串串足迹,也终被新雪覆盖,最终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一种悲伤也是一种释怀。
如果大地终将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是否我们就不需要认真去求索了?
当然不是!
正是因为知道人间最终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所以就更加坚定要诗意的栖息在这大地上,学会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地生活。
所谓领悟不过是活出心中的自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时时处处看见自己的心,方得人生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