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改为“赠人玫瑰,香远且长”如何?
什么“手有余香”?赤裸裸的利诱嘛!为什么要赠人玫瑰,为了手有余香?那不是傻吗?还是玫瑰本身更香吧!以小利换大利才能打动人,以大利换小利怎么有说服力?
没有利益怎么打动人?用不讲理的法子呀。比如某广告“就爱你,没道理”,比如“为了什么什么而怎么怎么”,这些没逻辑的语言很容易就忽悠了没脑子的少年!而“赠人玫瑰,香远且长”,意境悠远,引人遐想,打的是感情牌,让你感觉做了了不起的事情一样。这叫“润物细无声”,是比较高层次的忽悠。
戏文里常有高洁之女不嫌书生贫弱,与之同甘苦、共患难的桥段,结局往往是书生高中状元、夫妻共享荣华富贵。我怀疑“高洁之女”乃“高智之女”,美眸炯炯就是为了寻个“潜力股”而已!
名曰高洁,终得富贵,这些把戏数不胜数。古之隐者,多美名传扬。古代可没有网络,不可能被人家拍了一张喝茶照就成网红,而且是摆拍还是偷拍、是网友不经意的转发点赞还是有人精心策划推波助澜,谁又说得清呢?
古代以缣帛竹木为纸,文章流传并不容易!《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堂”,作者张若虚却只留下两篇诗文。许多优美诗篇连作者是谁都不知道。古之隐士怡然于荒山野岭之中却能美名传扬实在是个迷!
所得非所求,不得又不休。
只闻山水乐,谁知隐者忧!
换个角度来看,女之高洁未改,荣华富贵只是它的副产品,非刻意求之,这样感觉就舒服多了。庸俗的荣华富贵是多数人的追求,不符合大众口味是没有市场的。受众听得懂的语言是荣华富贵而不是自由爱情,作者要讴歌自由爱情只有把荣华富贵当作迷药。
如此看来,“隐士”们是以“隐”为迷药来求名了。
三德“真善美”,真为先;三耻“假丑恶”,假为最。可见分辨真假比分辨善恶美丑重要。劝人为善,自己先善;劝人爱国,自己先做。否则就是比丑、恶更可耻的“假”!善是对别人的,不善者劝人为善,就是让人对自己好。假爱国者劝人爱国也是如此。自私之人的话不听也罢!
道德是自我约束,有道德的人才有资格约束别人。就像圣经里说的,“你们自认为无罪的人,都可以向她扔石头。”
多少向别人扔石头的又被别人扔了石头。
谁有资格劝人“赠人玫瑰”?从道德上说这样的人不多。但加上“手有余香”就不同了,有付出有回报,做生意嘛,什么都可以谈!谈道德不如谈生意、谈概率、谈因果。你帮了一个失学儿童,他成长为一名杰出医生,治好你的疑难杂症。然后你又帮更多的孩子,他们有的成为职业经理人,帮你打理企业;有的成为警察,救了你和医生一命;有的成为殡仪师,让你、警察、医生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谈着谈着,你虽不一定成为有道德的人,但做有道德的事却是很有可能的。
道德是熏陶出来的,不是强加的,最好不要轻言道德。利益是谈出来的,以利益求道德倒是事半功倍。
道德是为了维持人与人之间最佳关系而存在的,可能通往社会和谐的道路就是道德完善的道路,而社会道德水平的变化也可以检验此路是否通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