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驯服师”小记
六语组 郑元元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我宛如一位执着的动物驯服师,怀揣着对学生的深切关爱与教育的热忱,用心探寻着每一群“小兽”的独特密码。自2023年3月份到我校,连着接手三届六一班,第一个是雏鹰,第二个蜗牛,今年是猴子。今天着重记录我的蜗牛和猴子驯服记。
一、“蜗牛”蜕变:耐心浇灌,静候花开
去年,我接手了那个特殊的六一班。它由五个班重新划分成五个班后荟萃而成,初次接触,这些孩子不自信,不积极,给我一种“小蜗牛”的直观感受。课堂上,他们对知识的吸收仿佛总是慢半拍,思维的转换略显迟钝,回答问题时的犹豫与懵懂,让我深知他们在学习之路上的艰难。
为了帮助这些“小蜗牛”,我深知不能操之过急。首先,我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重构。在语文教学中,针对他们阅读和写作的薄弱环节,我从简单的阅读开始,引导他们观察理解文字,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然后,通过仿写、续写等方式,逐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我还特别注重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耐心是我最有力的武器。我陪着他们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当看到他们从最初对知识的迷茫,到后来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我知道,这些“小蜗牛”正在慢慢蜕变。所以陪他们走的每一段路程我都是用鼓励的话语激励他们向前走。到了期末,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他们用努力证明了自己的成长。
二、“猴子”成长:欣赏激励,引导自律
今年,又是八个班重新分班。当我第一次走进六一班的教室,眼前的这群孩子给我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像一群活泼好动的“小猴子”。他们眼神灵动,充满了机灵劲儿,但同时也伴随着难以抑制的活泼,开学一个月他们还是不太把我放眼里,试图挑战我的最后底线。
面对这群“小猴子”,我意识到以往对待“小蜗牛”的方法已不再适用。经过思考,我决定以欣赏的眼光作为打开他们心门的钥匙。我时刻留意着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无论是课堂上一个独特的见解,还是在课间展现出的一项小才艺,我都会毫不吝啬地给予赞美并且我既然是语文老师那就用文章记录下来他们的闪光时刻并发到班级群。比如,余文博在课堂上对一个历史事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我立刻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思维活跃,有独特的思考能力。这种及时的肯定让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激发了他对学习的热情。
然而,单纯的夸赞并不足以让他们走上正轨。在欣赏的同时,我巧妙地给他们提出要求。每次表扬之后,我会顺势指出他们在行为或学习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向。例如,在表扬李暄玲在本次美育活动中提交的别出心裁的作品很有创意后,我会提醒她,如果在课堂上能更专注,不随意和同桌讲话,那么她不仅能在艺术创作上取得进步,学习成绩也会更上一层楼。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约束自己,我还制定了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班级规则和奖励机制。我特意印制了与六一班文化相符的班级币,根据他们的表现及时奖励,并且我自费购买了很多奖品,每月进行一次六一班拍卖会,在拍卖会上他们可以用手中的“财富”竞拍自己想要东西。每天也会对小组进行评价,一周后评选出最优秀的学生。这种方式既满足了他们渴望被认可的心理,又激励他们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
同时,我还根据他们活泼好动的特点,加上就今年六一班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教室位于一楼,于是为他们量身定制属于他们的活动方案。在课堂上,增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知识竞赛等环节,让他们在充满乐趣的互动中学习知识。每天午饭后,由班长及安全管理员带着在校园里玩沙包,晒太阳,看风景等,总之让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接收天地能量。如果表现好了,我亲自带着去操场进行踢足球,萝卜蹲,“抢零食”等各种有意义的比赛。看到他们自由自在操场上释放着属于少年的天性,一张张展开的笑脸让我也不由自主的发出了“咯咯”声,偶尔也被这群“猴子”戏弄,但那刻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知道自己渐渐的走进他们的心里了,那不然亲其师就信其道了。很快一个个小猴子已经完全被驯服,我会主动买来食醋中午让那些馋醋的学生实现午饭自由。在子琪被同学欺负时为她伸张正义,请班级刺头吃串串,让学困生轮流为我擦办公桌,在家长会前用与学生统一战线的口吻教会家长理解孩子。这不,学期末,我发现教室从来没有像如今这安静的自习时刻,每位同学都在忙着查漏补缺,不见了往日的喧闹。
三、教育感悟:因材施教,爱与智慧同行
回顾这两年与不同特点的六一班学生相处的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绝非千篇一律的模式,而是一场充满智慧与爱的因材施教之旅。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天赋和学习节奏。
对于像“小蜗牛”般学习稍显吃力的学生,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与细致的引导。就像呵护娇嫩的花朵,需要我们放慢脚步,用温和的方式为他们营造适宜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信任与鼓励中逐渐找到学习的节奏,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而对于如同“小猴子”般机灵但缺乏自律的学生,欣赏与激励是开启他们潜力之门的钥匙。他们渴望被关注、被认可,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用赞美激发他们内心的动力,同时巧妙地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帮助他们将过剩的精力转化为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我将继续怀揣着对学生的爱与责任,以因材施教为舟,以智慧与耐心为桨,在教育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引领每一位学生驶向属于他们的成功彼岸。未来我遇见的不管是飞鱼还是蝴蝶甚至其他,我会一如既往探索他们的密码,走进他们的心里,将之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