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水调歌头·游览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祖籍洪州分宁(今属江西修水)。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中进士,受新旧党争之祸,一生仕途不顺,但以文名世,早年师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诗、词俱佳,尤其善诗,是江西诗派的祖师。其词与秦观齐名,秀逸豪放兼得。著有《山谷集》。
鉴赏:本词写于词人被贬期间,通过对一次春游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俗世的厌倦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同时也体现出了他在出、入世问题上的踌躇心态。
上片写词人幻想的仙境及其欲入其中而又有所顾虑的矛盾心情。开篇起兴,写瑶草苍翠可人,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让人急着往下看,一直深入到词人精心营造的艺术天地里。接下来几句描绘仙境之景。在词人的笔下,桃园遍生仙草、落英缤纷、黄鹂鸣叫,大好的春光让人沉醉。词人运笔细腻,巧用比兴手法,充分道出了自己进入仙境后的欢喜之情。“只恐”一句,暗含深意。
下片是词人心境的自白,想象丰富,含蓄蕴藉。“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写自己品质绝伦。“谪仙”两句,写与自己神交的李白不在,空有“白螺杯”却无人对饮,意指世俗之中已经没有能理解自己的人,很是寂寞。同时,这两句也是对现实的抨击。“我为”二句直写自己本是香草,绝不做奸邪小人。收尾两句,词人下山离去,反映出他在去留之间踌躇不定的矛盾心理。这首词用语清丽、潇洒率意,似是信手拈来、从容不迫,意境可追溯到陶潜的桃源仙境,但又别具匠心,可见词人功力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