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特别期待、百看不厌的综艺节目吗?我有,那就是《奇葩说》。今年《奇葩说》第7季又上线了!
在千人海选里,老奇葩梁秋阳讲述他在辩论过程中发现共情效果大于说理的奥义。交流中,他说曾经以为自己很会说话,认为辩论无非就是内容、逻辑、观点、流利表达。直到在准备某一辩题时,突然意识到辩论不仅仅有漂亮精致的观点、毫无破绽的逻辑,还应该有与观众的共情,关注他们喜欢什么,而这也使得讨论的过程变得更加重要。他的一段话让我联想到我的教学:我常常过于在意教学流程的完成、关注我教的过程,却常常忽略学生喜欢什么、忽略他们学的过程。我想要是十岁的我走进我“设计好”的课堂,应该也会配合演出,却对这样的课堂没有了期待。
什么样的课堂才会像《奇葩说》一样让人期待呢?《奇葩说》为什么让我期待呢?因为它的奇葩辩题促使我思考。有些辩题脑洞很大,有些辩题是我们生活中小到我们自己都未曾在意过,可节目拿出来讨论,让我去思考这些问题。因为它的辩手们以观众为中心,总能引起大众的共鸣,总能戳中我们内心深处的最柔软的部分。因为它总是给我提供多思维的出口,让我在笑过后留意生活、思考更多、学会更好地表达。我想让人期待的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的问题促进他的思考、课堂上的交流打开他的思维、课堂上的表达提升他的学习能力。
凌晨我再次翻开《数字时代的学与教》中那篇“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课堂”。文中,王博士以孩童学步、学车为例,告诉我们“课堂上的学习也一样,刚开始教师的主导性强,搭建的脚手架较多,学生学习任务较容易,他们会慢慢地掌握学习方法,再经由不断练习,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则从课堂的讲述者转型成一名教练,拟定教学目标,指导学习方法,指出他们的错误,提示可以精进的地方。”这样的课堂不正是令人期待的课堂吗?
回想起参与《读不完的大书》一小部分的备课过程。这节课以《读不完的大书》为素材,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课文内容,学习并模仿课文写作方法。作为一个语文勉强及格的理科生,我认为既然是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使用精炼恰当的四字词语、变化多样的表达方式,就应该直接了当给方法。于是我提出了我的建议:先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以思维导图方式呈现作者如何描写动物的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两种写作技巧。而后引导学生寻找文中类似的写作技巧,强化其对写作技巧的认知。再通过小练笔,将该种写作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最后小组合作进行补充、修改、排序,形成小组作品。学生也就顺理成章地学会了使用精炼恰当的四字词语和变化多样的表达方式。
与林老师交流完,自认为我的想法十分优秀,简直就是把写作的基本套路都掌握了的感觉。然而第二天,收到的反馈是这个建议被驳回。当时的我一直很不解,这样的教学不是达到教学目标了吗?学生不是也进行了小组合作,不就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吗?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建议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论是思维导图的呈现、写作技巧的小结都是老师预设好的,而非学生的观点,学生只是说出了老师想听的,也就少了学生的思考、少了思维的碰撞。二是为了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只是因为小组合作让人看着有点“以生为本”的味道。
一场《奇葩说》引发的思考让我更加期待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期待着让学生期待的“奇葩说”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