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从儿时起,父母亲就叮嘱说:“孩子,别人帮助过你的,你要牢记于心。”
当我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时,父母亲又语重心长的说:“孩子,你要心存善意,与人和善,知恩图报,恩怨分明。”
是的,我们周围的人,有乐意帮助我们的,也有恶意中伤我们的,磕磕绊绊是在所难免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合理处置。是恩情的,牢记于心,适时报答,是仇怨的,切莫牵挂,随风而去。
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游。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于是在大石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个耳光。马沙便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个耳光。”
后来,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而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谢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子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这虽是一则故事,但故事中马沙的回答对人们不无启示,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忘却我们对别人的怨恨。这一“记”一“忘”的回答,着实令人感动,堪称待人处事的良方。
确实,别人有恩于我们,不能忘记,别人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情,我们不能总是记在心里,要学会忘记。学会把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刻在石头上,永远记在心上,要把别人亏负自己的事情写在沙滩上,使仇怨随风而去。
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有一颗感恩之心,学会接纳别人,更要学会认识自己。
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它既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又是一种奉献精神。时常怀有感恩的心,以一种感恩图报的心情工作,那工作将会更愉快,更出色。有了感恩的心,就会把成绩归功于大家,把失误归咎于自己。
永怀感恩,感恩是一种做人之道,是一种处世哲学,人人都应当常怀感恩之心,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所在,是人性和人格高尚的所在,是道德良性互助的润滑剂。
常怀感恩之心,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生活态度,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常怀感恩之心,会让我们珍惜所有的一切,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
对生活心存感恩,灵魂会得到不断的净化,对生活心存感恩,就不会有太多的抱怨。
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恩,将使我们获得力量,使我们产生对生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从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包围。
作为人,应该感谢父母、国家以及老师,感谢所有曾经关心、爱护过自己的人。如果没有他们的无私抚育,殷切关爱,自己如何能够孤独地生存下去?
感恩是美德,更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素质。记住,做人要心存感恩。要时刻对他人和自己说谢谢;感谢自己的毅力和认真,感谢别人的无私奉献和支持,感谢别人给予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
感恩之心使我们因自己的过错或罪行而发自内心的忏悔,并主动接受应有的惩罚;感恩之心又足以稀释我们心中狭隘的积怨和仇恨;感恩之心还可以帮助我们度过最大的痛苦和灾难。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也会逐渐原谅那些曾和自己结怨,甚至痛恨之人。
常怀感恩之心,就会更加感激和怀念那些有恩于自己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帮助,自己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
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赏。
感恩是自己的一笔珍贵财富,它是情感的本真体现,会在不经意之中增加自己的魅力;它也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将使自己出类拔萃。
时时拥有感恩的心,将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使你更为谦虚,更加受人尊敬和爱戴。
让我们时时牢记,多一分感恩,少一份仇怨吧!